一步步走出来的文旅新天地
我眼中的新时代
一步步走出来的文旅新天地



从外地回到东台、从导游到活动策划,高烨的文旅生涯,伴随着东台文旅的发展。在高烨看来,目前她最自豪的事儿,就是生活在家乡,并推介着家乡。
学的是旅游专业,然而,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台人,高烨学生时代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回到家乡推介东台旅游。在高烨的印象里,东台是一个慢生活的城市,有大海、有森林,还有古街,然而跟外面的旅游景区相比,这些还是不够的。毕业后,高烨留在了外地。可是每当举着导游旗、带着团队,微笑着介绍当地的景点时,高烨的心里有点空落落的,她多希望自己介绍的,是家乡。
有了想法,就等机缘了。2015年,当时的东台旅游局对外招聘,朋友圈里看到这则消息,高烨兴奋了,在她看来,旅游局招录,就是一种发力,旅游发展未来可期。于是,高烨报名,并成功通过考试。
参与家乡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地接以及政府重点政务团体接待……终于站在家乡的土地上推介家乡,高烨感到特别踏实。让她更为欣喜的是,当时的东台景区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西溪景区初具雏形、黄海森林公园逐步打造、条子泥小有名气、乡村旅游到处开花,高烨仿佛重新认识了家乡,她深情地向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介绍着东台,心中的那份自豪油然而生。
乘上发展快车的东台旅游在近几年迎来了大蜕变、大发展,这一点高烨比其他人的感触更深刻。来东台的游客越来越多,家乡的景点由小变大,由少变多,景区景点越来越上规格,旅游公路也建设得很好,旅游的硬件逐年提升。特别是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申遗成功后,东台旅游的名气大为提升,条子泥、黄海森林公园、西溪更是成为央视的“常客”。高烨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这两年,高烨很少出去做导游地接了,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立足东台大景区,进行文化加持、软件提升,把游客留住,让他们对东台印象深刻,是她目前考虑比较多的事儿。想点子、出方案、去实施,高烨和团队的伙伴们推出了一场场具有代表性的文旅活动,东台各种文旅推介、大型节庆活动,都有他们的身影。
在高烨看来,能够参与并见证家乡文旅的发展,她很幸运。同时也希望,家乡的文旅发展接力棒,在他们手里被更好地传递。(陈美林 杨阳 刘进涛 文/摄)
扫码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