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公厕提升“有讲究” 便民服务“不将就”-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公厕提升“有讲究” 便民服务“不将就”

来源:未知     点击数:1526     日期:2022-08-18 09:31:43
连日来,室外30多摄氏度,吉庆路公厕内丝丝清凉,空调正常开放。公厕大厅里的电子大屏上实时显示着男女厕位使用、臭味监测情况。再往里,每个厕位上方又会实时显示有无人,红绿字体分外醒目。散步累了的市民可以假座小憩,手机没电的路人能随时应急充电,雨天忘记带伞的行人可以进来避雨、借


连日来,室外30多摄氏度,吉庆路公厕内丝丝清凉,空调正常开放。公厕大厅里的电子大屏上实时显示着男女厕位使用、臭味监测情况。再往里,每个厕位上方又会实时显示有无人,红绿字体分外醒目。散步累了的市民可以假座小憩,手机没电的路人能随时应急充电,雨天忘记带伞的行人可以进来避雨、借伞,干活累了的环卫工人常常在这里纳凉补水……以前有着“脏臭”标签的公厕,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便民“驿站”。

小厕所,大民生。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厕所革命,一批颜值高、设施齐、新颖美观的精品公厕出现在街头,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现在的公厕很现代化。”市民李美林对现在的公厕很是满意。“有时候忘记带手纸,只要手机二维码一扫,纸就出来了,确实方便。”市民何永明认为现在的公厕越来越智能化了。

在市区通榆河风光带、北海游园、新德路等一批旅游公厕内,记者发现这些公厕都配有管理间,监控设备、空调、床褥一应俱全,公厕养护人员白天打扫,夜里就住在这里值班。公厕养护所工作人员蒋红珠告诉记者,以前她们打扫的厕所是旱厕,需要人工挑水,异味很大,没想到现在的公厕置身于游园之中,特别温馨。

这些年来,不仅公厕养护人员工作环境得到改善,掏粪工们的工作也越来越省时省力了。据了解,十年前市环卫处只有一辆吸污车、三辆木质掏粪车,遇到后街背巷车辆进不去的时候,粪便清掏班组的工作人员都是人工清、板车拖,又脏又臭。现在,市环卫处有3辆吸污车,掏粪工们只要从吸污车上拉下一个碗口粗的管子,插进化粪池里就可以实现轻松吸污。正是在机械吸污的情况下,7名掏粪工才足以胜任市区114座公共厕所、111座单位厕所和1000余座住宅小区化粪池的清掏保洁任务。

数字最具说服力。2012年全市有公厕103座,其中一类公厕0座、二类公厕8座、水冲式公厕78座、旱厕17座;2022年全市共有公厕114座,其中一类公厕28座、二类公厕69座、旱厕0座。胡春静 魏颐晖 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