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烈镇学校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
今年以来,五烈镇学校以“盐城市文明校园”创建为契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让文明和谐之花在校园绽放。
党建引领,管理育人。学校积极发挥党组织班子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细化学生行为规范,关爱特殊群体,将创建文明校园工作贯彻落实到学校精细化管理之中,用心育人。
营造氛围,文化育人。学校基于办学传统,提炼出以“进步”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全力营造“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文化氛围,着力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高地。大力弘扬“爱学典范、善教楷模”,致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进步成长,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思政融入,课程育人。学校发挥道德与法治主渠道功能,深入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课程德育功能,实现德育与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切实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多元实践,活动育人。开展一年级入学仪式、四年级成长仪式、八年级青春仪式;持续开展“文明礼仪”进校园、“道德大讲堂”等活动,提升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社会主义核心素养,在多彩活动中浸润文明言行。依托“进步农场”、乡村少年宫等德育阵地,开展主题教育、劳动实践和志愿服务,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成长导师,关怀育人。学校以“熟悉了解、三年跟踪、问题对接、多元发力”为原则建立成长导师制。坚持五育并举、因材施教,围绕学生成长发展实际需要,悉心呵护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健全特殊学生关怀体系,把“教育劝导、目标引导、学力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干预训导”落细落小落实,以关怀育人,引领学生成长。
拓展渠道,协同育人。充分发挥学校在育人方面的主导地位,融合家庭、社会力量,通过家校沟通、学情会商、家庭教育大讲堂等途径,校内校外双向发力,让高质量教育在协同育人中精彩呈现。同时,构建学生精准资助体系,实现从资助帮困到资助育人的转变。(潘春良 何国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