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访谈

市政协委员、市农技中心主任、农业农村局综合科科长 徐国庆
高水平建成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是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的行动指南,是全力构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重中之重。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擘画“三农”美好未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两会部署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高水平建成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树立大食物观,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抓好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以“一镇一园”农业园区建设为依托,实施种业振兴计划,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创建,引领设施瓜菜等主导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坚持项目为王,补强加工链条。重点以沿海农食融合大健康产业园、三仓绿色食品工业园为载体,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加快在手龙头项目,力争全年新开工亿元项目5个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800亿元。注重多元拓能,提升农业质效。重点实施品牌强农工程,健全以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推广为核心、“两品一标两基地”创建为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为保障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培育体系,优化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布局,建好东台大粮仓,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农民致富增收。

市政协委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黄建民
深耕主导产业创塑绿色低碳示范
高新区将以更加硬实的关键之举深耕主导产业优势,创塑绿色低碳示范,坚决担起全市高质量发展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
加快打造链条完备、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制造业先行区。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大都市圈,持续推进“全员全域全年”招商。用好“两图三清单”,抢攻半导体基板、封装测试、分立器件、硅片晶圆项目,加快智能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接续冲刺百亿级重大项目。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富乐华、鑫科森等龙头企业做强终端产品和智能整机,加快推动富乐华、迈盛、莱纳多上市步伐。紧抓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培育更多科技研发、数字经济等新业态,争创省级高新区。推动东区城市有机更新和西部现代商务片区建设,不断提升都市烟火气、升级消费新活力。加快先导数创中心、北斗智联科创载体建设,实现高企、专精特新企业数迈上新台阶。突出人才为本,用好“黄海明珠”“省双创”“名校优生”人才计划,建优邻里中心、人才公寓,构筑人才“强磁场”。

市政协委员、头灶镇党委副书记 陈晓勇
坚持强村富民夯实发展根基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将忠实履行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锐意进取、进位争先,为推动头灶镇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高质量发展为基础,把强村和富民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和特色,按照“一村一品”、绿色生态、统筹推进、全面发展思路,不断厚植村集体经济根基,夯实农民致富基础,助力乡村振兴。接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推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试点,持续推进下舍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区建设,建设“三美一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群众生活更幸福。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突出多功能、实用性,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着力点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统筹实施农村道路、镇区污水管网、镇区亮化提升,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全面推进强村富民进程。大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持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狠抓土地规模流转和“一村一项目”,积极发展村级集体农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2022年村平集体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的基础上,2023年村平增长10%以上。

市政协委员、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 武军
一切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新的一年医保局将始终以人民的健康为中心,紧紧围绕“坚持改革惠民,优化服务便民”总体思路,不断健全完善医疗保障政策体系,大力提升医保服务规范化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持续开展参保扩面三年行动计划。坚持部门联动,协调镇区,强化依法参保意识,优化参保结构,夯实医保基金保障能力。改革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妥善处理好改革前后的政策衔接,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减轻参保人员门诊医疗费用负担,不断提高门诊共济水平,实现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深化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深化药品耗材采购制度改革,全面执行阳光采购制度。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配合卫健部门积极探索创新,统筹推进医共体建设,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张一峰 班雪凡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