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以爱为名——“浪漫经济”释放消费新活力-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以爱为名——“浪漫经济”释放消费新活力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1467     日期:2023-08-25 08:37:33
作为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当天,台城节日氛围直接拉满。玫瑰花墙、古风情书条幅……浪漫气息随处可见。“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这个中国式的浪漫节日里,人们在无数次藏于心底的探索中,饱尝表达爱意的勇敢、忐忑与幸福,浓情蜜意中同样释放了浪漫消费力。




作为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当天,台城节日氛围直接拉满。玫瑰花墙、古风情书条幅……浪漫气息随处可见。“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这个中国式的浪漫节日里,人们在无数次藏于心底的探索中,饱尝表达爱意的勇敢、忐忑与幸福,浓情蜜意中同样释放了浪漫消费力。

我市“浪漫经济”是如何步步升温的?谁在为浪漫买单?“浪漫经济”的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消费潜力?8月22日,记者走上街头,揭开七夕“浪漫经济”的神秘面纱。


礼物市场持续火爆——

花束销量激增

黄金珠宝迎来短期消费高潮

在七夕,互赠礼物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一种直观方式。这其中,鲜花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记者走访市区部分花店发现,许多花店俨然成了玫瑰的海洋,种类丰富、包装精美的花束成为当前鲜花市场的主角。

“早在两周前,我就开始进行七夕花束‘打样’,并在朋友圈预热。”8月22日上午,记者在市区一花店见到了正忙着包扎花束的店主陈杨。他告诉记者,为了迎接七夕鲜花“热”,店里共储备了2000多支鲜花。花束定价在200-400元范围内,较平常涨幅并不明显,“今天七夕,一上午的时间我们已经销售了近50单,按照以往的经验,下午还会更多。”

今年的七夕,传统的红玫瑰、香槟玫瑰仍然畅销的同时,拥有独特渐变色彩的“乌梅子酱”突然爆火,成为“黑马”。记者了解到,“乌梅子酱”取名于一首流行歌曲,是由曼塔玫瑰喷漆制作而成,一支价格在10-15元不等。除“乌梅子酱”外,碎冰蓝、凡尔赛复古红、黑骑士等个性鲜明的订制花束同样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金海东路上经营一家花店的90后店主张岚坦言,现在的年轻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传统花束,他们会追求更个性化的、私人订制的鲜花搭配方式,“店里销量高的基本上都是网上比较火的。”她透露,现在有很多消费者在预订花束的时候,常拿着网络平台上看中的花束图片要求“复刻”,或者依据个人偏好提出不同要求。

除花束之外,高品质、高颜值、具有爱的象征意义是一众消费者选购七夕礼物的关键考虑因素,鞋服彩妆、黄金珠宝等商品因此成为众多爱侣的钟爱之选。这几天,除各花店生意火爆,我市各大商场品牌服饰专柜、黄金珠宝店铺同样迎来消费热潮。

8月22日,七夕当晚,记者在市区一大型商超的一楼黄金珠宝区看到,周大福、老庙黄金等金铺门庭若市,前来选品询价的顾客不在少数。一晚上,营业员几乎是一单接着一单地开单。其中一家金铺的营业员透露,近段时间该商铺的客流量直逼大促时的客流量,前来咨询、购买的消费者们也以年轻人居多,黄金珠宝首饰的购买力呈现出年轻化现象。“现在的黄金饰品在款式设计上更美观、潮流,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她说。

95后年轻消费者陈俏樵告诉记者,选择购买黄金饰品作为七夕礼物,不仅是因为商家折扣优惠,更有款式偏好与保值需求。


吃喝玩乐带动明显——

本地商家推出“七夕限定”

掘金“浪漫经济”

七夕节来临,我市大部分商家紧抓消费市场的甜蜜商机,纷纷瞄准“浪漫经济”精准发力,争相推出浪漫主题体验、促销类活动,吸引以情侣为主的客群到店消费,在全市形成了“七夕浪漫经济圈”。

8月22日晚,走进市区某商场三楼的一家轻食铺,记者看到,餐厅共分为上下两层,近20张桌子几乎坐满了人,还有不少食客在浪漫造景前拍照打卡,好不热闹。“今天主要是以情侣约会、闺蜜聚会为主,大家都想着出来过个节。”90后店主玲玲直言,为了让前来就餐的消费者拥有一个浪漫的七夕,早在一周前,自己便同合伙人一起对店铺进行了“氛围感”改造,新增了巨大爱心气球、浪漫玫瑰瀑布等,打造七夕差异化竞争力,吸引众多年轻食客前来打卡。

记者走访我市餐饮市场后了解到,西餐、酒店自助餐等纷纷推出七夕浪漫晚餐,其中各店家的双人情侣套餐最受欢迎。这其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早早通过线上下单七夕套餐、预订餐厅,确保当天的规划能够有序推进。25岁的市民小李告诉记者,去年七夕节的时候,和女朋友一起去了好几家饭店都没有位置。这一次,自己提前一周就预定好了晚餐,还与商家沟通将就餐地布置了一番,“七夕节是传统情人节,该给女朋友的仪式感不能少。”

说起七夕自然离不开“吃玩住”约会三件套。在这个浪漫的日子里,我市大部分酒店、民宿、露营基地在相继推出七夕双人套餐的基础上,还推出了甜蜜客房礼遇。“除了房价给予一定优惠,我们还增加了许多氛围感项目。”东台喜马拉雅野奢露营基地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七夕当天,基地为市民提供了免费红酒或气球布置,“十足的仪式感让爱情更‘甜蜜’。”

然而,除了酒店的七夕房、餐厅的七夕餐,各大饮品店也偷偷下功夫,推出“七夕限定”套餐或创意礼品。某饮品推出七夕限定表白杯,书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尽显中式浪漫;还有的将目光瞄向单身人士,某饮品与青蛙王子联名推出“古家寡人”单杯优惠同样吸睛……这些极具创意的“七夕限定款”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驻足、尝鲜。某商场的一饮品铺前,来往的市民纷纷表示,“就算不为过节,也要买一杯‘打个卡’。”


谁在为浪漫买单——

浪漫消费理念代际差异明显

“悦己”型消费崭露头角

浪漫是一个促销的由头,也是很多人切实的情感需求。“浪漫经济”的加持,让七夕具备强大“吸金力”。那么是谁在为浪漫买单?谁是“浪漫经济”的主流客群?显然更多的是年轻一代。

8月22日晚,我市各大商场内人头攒动。记者观察发现,外出过节的大多为80后、90后群体。在一家餐馆门前,记者偶遇了正在排队等待就餐的市民陈磊。他告诉记者,为了给女友一个美好的过节体验,自己从两周前便开始着手准备,礼物加上七夕当天的餐饮、住宿,前后大概需要花费近3000元。像陈磊这样为“爱”买单的年轻消费者不在少数。从美团点评研究院发布的《浪漫经济大数据报告》中不难发现,90后已经成为绝对的消费主力,来自90后的订单量占总订单量的54%;80后作为第二大消费群体,订单量占比33%。虽然过节的多为未婚人士,但已婚和已育人群占比近40%。数据表明,“浪漫经济”已经非恋爱情侣专属,呈现出大众化趋势。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与观念的不断转变,七夕的浪漫已不再局限于年轻人之间,以“银发族”为代表的中老年人同样借此机会浪漫一番。8月22日晚,在周大福的柜台前,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年爱侣格外引人注目,“老太婆这阵子带孙子辛苦了,这不是七夕嘛,我想着拿出点退休金给她买点金子,让她高兴一下。”他一边小心翼翼地为妻子试戴项链,一边乐呵呵地同记者说。

同样是为“爱”消费,但纵观各年龄层的消费行为可以发现,消费理念仍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对于70后市民张凤霞而言,七夕消费,她会更关注“性价比”,性能的“性”,所以在她的先生提出要赠予鲜花、口红作为礼物的时候,她选择了与家人一同外出共进晚餐;而对于90后市民陈莉莉而言,则更重视“兴价比”,兴趣的“兴”,她表示,自己与爱人更愿意为“快乐”“自由”“浪漫”与“仪式感”买单。“这次七夕,‘00后’也展现出了较大的消费潜力。”市区一家零售百货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00后”的消费能力尚且有限,相比较70后、80后、90后而言,他们会更关注“创意”“独特”与“个性”等方面的消费,“比如说一些文创徽章、创意小饰品、包装精美的小礼盒或国潮彩妆等。”

在七夕“浪漫经济”的热度激发消费新活力的同时,也传递出另一个令人欣喜的信号——“悦己”型的七夕消费也逐渐成为潮流。记者了解到,面对众商家发布的七夕主题活动与系列产品,我市不少女性消费者选择为自己挑选一些心仪的产品作为纪念。

“七夕本来就是‘传统妇女节’,古代妇女乞巧的浪漫节日,不止是情人节,像我们单身人士也可以过七夕。”七夕当天,单身的张璐忙得不可开交——她先是约上闺蜜一起看了场电影、吃了顿饭,然后为自己挑选了一条精美的项链,并精心挑选了一束花。“先爱己,再爱人。”她坦言,过节不一定要爱人送礼,悦己才是关键。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