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买椟还珠,月饼包装成功“瘦身”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新国标”正式实施——
告别买椟还珠,月饼包装成功“瘦身”
包装是商品给人的第一印象,但过度包装却一直为消费者所诟病。
9月1日,在经过两年的过渡期后,《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化妆品》(GB23350-2021)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实施。“新国标”落地,又恰逢月饼热销期,我市月饼“瘦身”情况如何?是否还存在“买椟还珠”的情况?连日来,记者在市区各大商超进行了探访。
礼盒成功“瘦身”,月饼“轻装”上阵——
人间至味是团圆,月饼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仪式感。今年的中秋节是9月29日。节日将近,各式各样的月饼礼盒牢牢占据了各大商超的C位。与往年“里三层外三层”不同,今年的月饼礼盒大多出现了“瘦身”的情况。
在市区一大型商超的入口处,款式不一的礼盒装月饼在过道最显眼的位置堆成了“小山”。记者在现场看到,今年的月饼礼盒清一色地采用了纸盒、塑料盒等材质进行简单包装。不同于往年动辄三四百元的“天价礼盒”,今年月饼礼盒普遍价位在68元至138元不等,价格可谓亲民。单价500元以上的礼盒难觅踪迹。
记者打开一款作为样品展示的售价为88元的月饼礼盒,纸质礼盒内紧凑而又整齐地排列着9块口味不同的月饼。这9块月饼一致使用纸盒封装,底部有一塑料托盘,包装简约。内含一个大月饼与9块小月饼的138元的礼盒也只是做了一个传统竹筐造型,辅以红色布料点缀,但当记者打开后却发现实际上还是纸质包装……
除纸质包装、塑料包装外,铁盒包装也“重出江湖”。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很大一部分中老年人会选择铁盒包装的月饼礼盒,原因是实用性更高,“吃完月饼,铁盒子还能用来放些东西。”此外,从现场展示的情况看,未发现有与酒、茶混装销售的礼盒或搭配刀叉的情况。
“瘦身”成功的月饼礼盒获得了消费者的普遍好评。“‘羊毛出在羊身上’。以前月饼礼盒的包装看似豪华,实际上却华而不实,拆了一层又一层,结果一看月饼只有一点点大。”前来购买月饼的市民张玲感慨道,“瘦身”后,厂家花更多精力在食材上,“不再是‘买盒子送月饼’了!”
礼盒包装“瘦”下去,口味设计“胖”起来——
不止礼盒,“素颜”亮相的散装月饼也深受消费者喜爱。记者在现场看到,散装月饼一斤售价在8.6元至16.8元不等。“因为是买了自己吃,所以我更倾向于选择散装的。”市民陈娜直言,散装月饼性价比高,“价格便宜不说,种类也更丰富,可供选择的更多。”
随着饮食逐渐升级,消费者对月饼的口味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广式月饼、苏式月饼、鲁式月饼,冰皮的、酥皮的、糖醇的……
口味上,除了五仁、枣泥、豆沙、蛋黄莲蓉、奶油椰蓉等传统口味外,生椰拿铁、黑松露流心、冰皮榴莲、榨菜鲜肉、螺蛳粉等新口味月饼出现在大众视野。五花八门、口味不一的月饼让人耳目一新。“中秋节还没到,原本只是想买点五仁月饼解馋的,看到那么多口味的,每个都买了点。”市民王先生说。
“年轻消费者对月饼新品的接受度较高,甚至主动寻觅独特新奇口味的月饼。”负责销售月饼的工作人员透露,虽然新品得到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但“传统口味”仍是销售主流。
此外,随着健康饮食的观念深入人心,一些主打低糖、少油、无防腐剂的月饼产品也悄然面世,丰富了消费者的多元选择。
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今年的月饼礼盒,虽然褪去了“奢华外衣”,但包装上却多了些文化味儿。不少品牌将月饼与国潮文化、艺术相结合,品牌跨界、IP联名成为月饼创新的新玩法。一些月饼品牌期望通过外包装创新或跨界营销等方式,寻求“破圈”增长。
“中秋节是传统节日,文化‘里子’比包装‘面子’更重要。哪怕只是在包装盒上印上应时应景的诗词,也比‘三斤包装二两月饼’更有意义。”指着一款“文化味十足”的月饼礼盒,市民林琳感慨道。(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