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吕港村乘势而上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吕港村乘势而上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1763     日期:2024-05-28 09:02:59
“来,到村部耍子!”在东台镇吕港村,新建党群服务中心是村里新晋打卡点。自从去年村党群服务中心搬至泰和佳苑安置区,没事到村部转转,就成了许多吕港人茶余饭后的休闲方式。运动健身、看书打牌、闲聊家常……如今的吕港村党群服务中心,俨然一个大型为民服务“综合阵地”。“现在村部楼上文


“来,到村部耍子!”在东台镇吕港村,新建党群服务中心是村里新晋打卡点。自从去年村党群服务中心搬至泰和佳苑安置区,没事到村部转转,就成了许多吕港人茶余饭后的休闲方式。运动健身、看书打牌、闲聊家常……如今的吕港村党群服务中心,俨然一个大型为民服务“综合阵地”。“现在村部楼上文化活动中心样样俱全,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家住泰和佳苑的孙存余,是土生土长的吕港人。70岁出头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城里人的品质生活。

吕港村地处东台镇东南郊,村域面积8.92平方公里,由原范公镇所属吕港村、汪舍村合并而成,海陵南路贯穿南北,610省道横贯东西,串场河傍村北上,曾是一个交通闭塞的传统农业村。2000年以前,村里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能连通村外的大路 ,唯一连通串场河的只有老旧东升大桥。“隔河看车跑,坐车绕邻村”,是当时吕港村民的出行写照。2000年以后,在市镇两级政府支持及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横跨串场河的汪舍大桥建成。自此全村经济发展日趋活跃,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先后有村民投资创办规模奶牛场、豆芽厂、服装厂、家具厂、饲料厂等新产业,村民外出务工也更方便。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不断完善,吕港村地理位置优势逐渐显现,先后有省道610、市级主要干道海陵南路南延段途经,市应急饮用水源的建设以及市人民医院康养项目的落户,该村融入大市区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良好的区位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者,将目光锁定了吕港。崔荣东是一名来自富安镇的果农。今年年初,他在朋友推荐下,选择在吕港承包设施大棚种植晴王品牌葡萄,“这边联动大棚设施齐全,基本实现了半机械化,水质优良、交通便捷,村里服务也很到位。”眼下,20亩葡萄长势喜人,一串串翠绿果实已初具雏形、挂满枝头,崔荣东正忙着指导工人师傅修果保果,预计7月底将迎来丰收。

别看现在吕港村发展良好,其实2014年以前,吕港村还是个公益事业靠群众集资、工作经费靠向上求援的“经济薄弱村”。在一任任村两委班子的不懈努力下,该村通过流转土地、盘活集体闲置资产,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加。2016年以后,随着610省道、海陵南路以及市应急饮用水源几个项目陆续征地,村集体积累达15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两万元。然而,不满于此的吕港人却没有停止前进脚步。目前,村两委正积极筹划成立农机作业合作社、土地种植合作社等,为村强民富注入“源头活水”。

乡村振兴,不仅要鼓起百姓“钱袋子”,还要满足人民对品质生活的期待。近年来,该村先后新建水泥路约3公里,绿化2.5公里,全村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高,获得“盐城市生态文明村”称号。今年年初,村两委又将4座群众反映较多的老旧桥及部分破损道路纳入修建规划,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眼下,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也正积极筹划入住,助力更多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的阅读分享、我们的节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村民纷至沓来。

如今漫步吕港村,泰和佳苑安置区农人欢笑,串场河湿地保护小区四季景美,市应急饮用水源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个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和美村庄徐徐展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薛漫宇介绍,今后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村域区位优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筑牢乡村振兴根基,用心用情做好修路造桥、人居环境等民生实事,提升村民幸福感。(姚子燕 王苏婷 张惠 包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