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口碑-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口碑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1364     日期:2024-07-01 08:40:07
退休以后回老家的时间多了起来,而且有时还住上两天。家乡,与30多年前离开时的“家乡”比起来变化实在太大,很多已经“物是人非”。诚如林清玄所悟:“每个人的心里都需要一个人、一棵树、一片草原、一间木屋、一个故乡,也许不必真实存有,却是一个不变的碑石,在每回想起、每次相遇,有一点


退休以后回老家的时间多了起来,而且有时还住上两天。家乡,与30多年前离开时的“家乡”比起来变化实在太大,很多已经“物是人非”。诚如林清玄所悟:“每个人的心里都需要一个人、一棵树、一片草原、一间木屋、一个故乡,也许不必真实存有,却是一个不变的碑石,在每回想起、每次相遇,有一点光、一点温暖、一点希望。”我想,这光、温暖与希望,就是来自内心的丰盈。

家乡的核心是“家”。站在老宅门前屋后,手一招、一声喊,就能小聚起来,无话不谈,大到国家这些年来的农村政策给乡村带来的变化,小到家长里短,孩子们上学、打工、经商的酸甜苦辣,村里村外新近发生的所见所闻……而每次必谈的话题则是已经离世40多年的老队长刘瑞佺。

谈起20多年如一日的老党员、老队长刘瑞佺,大家感同身受、和鸣共情。他不像个“干部”:一身粗布衣、一顶泛灰的草帽,风里来、雨里去,和群众一起挑河、挖沟、抗旱、排涝,样样走在前、干在前;他不像一个“队长”,倒像是一个“族长”:全队近百户人家,哪家大人小孩的身体状况、经济好差、和睦程度、邻里关系以及近朋远亲……他都了然于心。偶尔出现“矛盾”,只要耳闻,他总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他一出现,便见奇迹:有的很快“化干戈为玉帛”;有的家人之间因小矛小盾开骂甚至动手,老刘“介入”,先是“瞎子算命——不留情”地对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然后晓以利害、划出“红线”“底线”,使得双方破涕为笑,主动“自我批评”。他的家庭不是庄子上的“富裕户”而是“贫困户”,家庭成员“老弱病残”居多,可他从不多吃多占,做人做事,清清白白。他临“走”的时候,家中还是祖上留下来的草盖瓦封檐“丁头屋”。全队每家每户都留有他的音容笑貌,每块田埂都留有他的足迹与汗水。当年全队棉花在全公社率先实现“双超纲”,为全县棉花百万担作出了贡献,还出席了省表彰会。难怪数年来“清明节”人们祭祖时都要绕道在他坟上点上一把纸。

无独有偶。一次,我在人民公园散步时,碰上一群面熟的退休老人。他们在闲聊:东台这些年来的变化和发展,离不开一代代领头人的智慧和奉献,在人民群众中留下“夙兴夜寐、勤政廉政”的美好形象与佳话:“三河一路”改变东台交通水利状况的史克礼;亲民爱民、求实朴实的李志人……特别聊到一些感慨的“花絮”:亲眼所见退休后的老县委书记邱治荣家中旧宅装修,老书记和装修工一起用三轮车到装饰材料市场购运材料;家属从企业退休,一直拿着企业人员的养老金……这些我听在耳中,记在心里。

人民公仆,不论官职大小,始终做到“牢记宗旨、勤政清廉、矢志不渝”并非易事。“金杯银杯不如大众的口碑,金奖银奖难比百姓的褒奖!”清誉远播的口碑毋须张扬,自然成为蕴藏在人们心中历久弥坚的丰碑。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