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直播间耕耘新“丰”景-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直播间耕耘新“丰”景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2117     日期:2024-07-25 10:35:57
炎炎盛夏气温攀升,全城迅速进入“汗蒸模式”。烈日映照下,南沈灶镇果蔬椒乡现代农业产业园更显万物繁茂。暑热席卷中,各车间整体温度比室外更高几度,几位农人阿姨穿梭在满眼“青绿”中,搬货、选菜、分装、打包……一派繁忙。“我们的阿姨都是现场分拣打包,保证新鲜发货,大家可以放心去拍

炎炎盛夏气温攀升,全城迅速进入“汗蒸模式”。烈日映照下,南沈灶镇果蔬椒乡现代农业产业园更显万物繁茂。暑热席卷中,各车间整体温度比室外更高几度,几位农人阿姨穿梭在满眼“青绿”中,搬货、选菜、分装、打包……一派繁忙。

“我们的阿姨都是现场分拣打包,保证新鲜发货,大家可以放心去拍……”仓库一角,乡村直播达人刘晓琴举着手机支架,热情推介着身后的时令蔬果。直播间里的观众热情互动,50单苏翠1号梨很快被抢购一空。在众多粉丝和农民口中,刘晓琴被亲切地称作“琴姐”,从2023年3月开始直播带货以来,琴姐个人账号已拥有5万多粉丝,每日三场直播能达成800至1000单的销售,一批批东台名特优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走向全国各地,收获了大批粉丝。

从土生土长的农村姑娘转型电商主播,刘晓琴传承着一家三代的“田园梦”。小时候,她陪着父辈寒来暑往,春种秋收,出见晨星归见月。转型新农人,她将网线接进了田头,为自家农产品拓展了销路,打开了广阔市场。从幕后走到幕前,她通过直播平台为家乡好物“代言”,带动周边农户打开增收致富新路。变身“新农人”就要干起“新农活”,每天上午八九点钟,刘晓琴要辗转多个合作社、蔬菜批发市场收菜,小小的个子熟练地将几十筐新鲜蔬菜搬上运输货车。到了直播基地,她带着农人们卸货入库、验货分拣,一刻不停,忙中有序。中午时分,刘晓琴准时进入直播间,向粉丝们介绍起东台新鲜的丝瓜、豇豆、毛豆荚……她用淳朴与热情宣传家乡的丰美物产和生态美景,让不少观众对美丽东台心驰神往。一场直播后,刘晓琴早已口干舌燥,又马不停蹄地打单、包装、分拣、装车。“我们每天都是新鲜蔬菜直供,冷链发货,保证品质,让顾客吃得放心健康!”刘晓琴一边娴熟打包,一边热情介绍。

刘晓琴的直播间常会涌入不少在外务工的东台游子,他们对家乡特产有别样的感情,希望尝上一口“琴姐”的土特产感受家的味道。“他们在外打拼,我在家乡坚守。”刘晓琴的乡音乡情,无形中成了连接游子与家乡的纽带,为他们打开了解家乡新变化的一扇窗。更令刘晓琴欣慰的是,她能以流量带动销量,借直播助农兴农。今夏以来,有菜农、果农的桃子、水瓜销售不走俏,大家纷纷找到琴姐求助。刘晓琴带着直播间的粉丝参观蔬果园,并分享试吃口感,让粉丝们直观了解蔬果品质。“不让农民们辛苦种的菜烂在地里”,这是刘晓琴作为‘兴农人’的责任和担当。

“现在从事农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但消费者对有机、绿色、健康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会坚持扎根乡土,和乡亲们一起‘瓜飘香,菜满仓’。”刘晓琴说。如今,我市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为农村电商插上腾飞的翅膀。各镇区与邮政、顺丰、京东等快递企业合作,“快递进厂、产品出村”跑出农产品销售“加速度”。各类电商直播大赛带动大家切磋经验,加强交流,为农产品销售拓展新渠道。在各方辛勤开拓、用心浇灌下,广袤土地成了越来越多“兴农人”的奋斗舞台,上演着一幕幕乡村振兴的丰收故事,刷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全新内涵。

夜幕来临,最后一箱苏翠1号梨装车发货,刘晓琴擦去额头汗水,准备起下一场晚间直播。“我们的小香瓜口感脆嫩,又香又甜,准备好上链接……”送货车伴着响亮的吆喝声驶出农业产业园,载满了一辈辈农人的幸福和希望。

扫码观看视频



刘煜 马佳琛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