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早凉踏田去
初秋清晨,凉风习习。早上6时许,市植保植检站的农技人员已经来到五烈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水稻田中忙开了。水稻就要进入破口抽穗期,正是穗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螟虫、稻飞虱萌发的关键时段。摸清虫情,精准防治,至关重要。
站在田边一眼望去,连绵的稻田里立着一排排白色的“灯笼”,那是诱杀害虫的诱捕器。稻田画南侧田头的一块水稻地里,四角装置虫情测报、气象测报等设备,中间的大屏上实时显示着虫情及防控数据。再向南,田垄边排着各类测报装置。这里,是配备齐全的一级虫情智能监测站,真正实现了“健身栽培”、精准测报、绿色防控的一体化绿色防控体系。农技人员倒出一只诱捕器中的蛾子,数了数:31只。市植保植检站站长仲凤翔解释,今年的诱桶升级了,由以往的性诱剂升级为性诱、食诱等综合诱杀,效果好多了。
据田间调查与智能测报设备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今年我市水稻穗期病虫种类多,总体呈偏重以上发生趋势。8月20日止,智能监测灯诱单灯累计诱蛾181头,单芯性诱累计诱蛾314.7头,较上期净增149.7头。一旦穗期遭遇阴雨天气,两大病害暴发流行风险高。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水稻主产区已经基本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绿色防控,经过香根草、性诱剂、赤眼蜂等多道生物+理化诱控措施后,再根据病虫情合理喷施生物农药和高效低用量低风险农药。盛夏时节水稻扬花期持续高温,采取控水搁田、合理栽插密度、科学肥水运筹等精准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纹枯病、稻瘟病的发生危害;生物+理化防控措施极大缓解了大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虫害。(张一峰 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