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东台打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新实践-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东台打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新实践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2157     日期:2024-09-09 08:42:22
开栏的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新征程上,我市上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走好符合东台实际、具有东台特色的发展之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新征程上,我市上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走好符合东台实际、具有东台特色的发展之路。今起,本报推出“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专栏,敬请关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我市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城市一体化发展规划,把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列入“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举全市之力打造苏北领先、省内上游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名片。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江苏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市)、江苏省基础教育装备建设示范县(市)、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是义务教育从机会公平向质量公平、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的转变。

拉长短板

建好每一所学校

9月3日开学第二天,当熟悉的“早8”铃声划过天空,位于富安镇东南端的丁庄学校再次传来琅琅书声。

这是一所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长在田野里的学校”。途经热闹的集镇,穿过狭窄的乡道,一个路口急转弯,丁庄学校的大门就掩映在两行浓郁的树荫下。外围是平旷的田野和稀疏的民房,置于其中的校园显得格外朴实。44名教师、233名学生,这几年学校施教区生源逐年减少,目前学生最少的一个班只有8名同学,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学校。

如果以“水桶效应”来衡量县域义务教育发展成果,丁庄学校办学质量的“长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高度”。

走进丁庄学校实地探访后,才发现想象中的“短板”一点不短。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区域分明,喷泉流水、绿植萦绕的校园环境分外雅致。明亮教室里,虽然老师脚下踏的是充满年代感的木质台阶,但学生们坐的却是符合人体工学的现代课桌椅,每一间教室都配置了交互式教学一体机和空调,功能室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国学馆、科学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房以及心理咨询室等一应俱全,墙上还贴满了孩子们的作品。老师们认真地传道授业,同学们聆听得全神贯注,这所乡村学校的入目所见和谐而温馨。“按照国家要求我们开足开齐所有课程,6~9年级根据农村留守儿童需求提供住宿,每日正常开展延时服务,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我们都要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丁庄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何志刚说。

这些年,市委、市政府一直没有挪开对丁庄学校的关注,市教育局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学校配套建设,今年又投入30多万元用于体育场改建。政府支持,丁庄学校也十分给力,教学质量一点不比城市里的学校差,综合教育实绩在盐城市名列前茅,70%的学生顺利考入公办普通高中,1/3的学生获得音乐、体育、美术、科创等项目市级以上奖励表彰。

补齐短板,放大优势,“均衡发展”是我市教育事业的最终指归。

早在全市“5+2+1”课后服务广泛推开前,梁垛镇小学就已经探索出课后延时服务了。2015年,学校为解决企业职工子女放学无人照看的难题,开设了课后延时服务。那时候“延时”主要是辅导作业,目的就是让职工安心工作,了却他们的后顾之忧。高峰时期,有100多名孩子放学后留校参加“延时”,最晚能持续到晚上8点。经过多年扩展,现如今梁垛镇小学的课后延时服务早已变了模样,14个校级社团形式多样,音乐、美术、陶艺、科技等活动内容丰富,社团老师也全部由学校老师担任,特别是陶艺老师还是一名语文教师,因为爱好专门外出学习陶艺,学成后再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把“加大政府投入、完善资源供给”作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线,近些年,我市先后投入11.3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8所,新增学位1.3万个。3年累计投入9600万元改造11所学校教学及附属设施,投入6000万元提升智慧教育装备水平,全市所有中小学均创成省市智慧校园,1所学校创成省智慧校园示范校。2所学校案例入选省“双减”工作典型案例集,梁垛镇台南中学被评为省“双减”示范创建学校,三仓镇中学、弶港镇小学被评为全国乡村温馨校园。聚焦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各学校建成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室,配备专兼职辅导老师,扎实开展“千师访万家”活动、“润心”行动和“四特”学生关爱行动等。

互助结对

培优每一支队伍

在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吴海林手机里,一直都储存着“支教”三年留下的照片,有备课教案、有公开课剪影、有教师一起阅读的瞬间以及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这些珍贵照片的背后,是她在三仓镇小学“支教”的一段难忘经历。

2020年9月,吴海林作为城区骨干教师被委派到三仓镇小学支教,三年来,除肩负语文教学外,她还负责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与老师们集体备课、分享先进的教学理念,乡镇支教的经历,成为吴海林教学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在校长带领下,她牵头组织成立了盐城市首家乡村小学读书社——博耘亭读书社,为老师们开辟了一方阅读新空间。

“东台在教师培养特别是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吴海林说,我市注重“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今年暑假市教育局就牵头组织各学校教师代表赴华东师范大学进修,学习先进的教科研理念。2023年吴海林获得江苏省教学名师称号,目前还是盐城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积极发挥余热,带领身边更多伙伴一起成长,是她眼下正在努力做的。

周思煜是市实验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同时还是一名新晋班主任。毕业于山东大学的她,去年通过名校优生引进到东台。虽然才工作一年多,但讲台上的她却看不出丝毫生疏,课堂纪律严明,讲解专注认真,让同学们意识到音乐课同样需要认真对待。

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并发挥好自己所长,周思煜说离不开东台市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以及学校对她的培养。入职一年来,她经常参加大大小小各类培训,多次与名师大咖面对面交流,自己的教学技能迅速提升,包括这次让她带班的经历,也是一次对年轻教师的考验和培训。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市近三年招录教师747名,先后培养盐城市级骨干教师548人,“苏教名家”培养对象4人,江苏省特级教师和教学名师16人,省和盐城市“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5个,三年累计招引96名高层次教育人才、“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建立健全城区、乡镇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双向交流支教机制,城乡之间和教育集团内部每年交流轮岗教师400多人次。立足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将溱东镇、富安镇、唐洋镇等7个镇学校纳入城区3个教育集团统一管理。以优质中小学为牵头校,组建12个教育联盟,推进联盟内教师走教和学科中心组、名师工作室建设,拓宽优质师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同时,构建市教师发展中心与各学校紧密型研训机制,每年组织开展集中式培训、下沉式视导、主题式研讨,年参训超1万人次,实现教师培训人人覆盖、研训平台校校搭建、线上线下处处可学。

特色办学

为了每一个学生

走进三仓镇小学,放眼望去,红色建筑浑然一体、红色标识随处可见、红色宣讲声声入耳,红色教育早已由表及里地渗透在学校的每一寸肌理。深受红军精神、铁军军魂浸染的三仓镇小学,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去年底,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批复同意命名三仓镇小学为“中国工农红军盐城东台红军小学”。

“把红色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所有学科中。”三仓镇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志耘表示,学校立足本土红色资源,精铸“红色+”教育品牌,先后打造射击馆、国防教育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以及“红石榴”家园、将军园、红娃法庭等多个红色文化阵地,广泛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活动,厚植学生红色基因,培植学生红色气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上,唐洋镇中学“梦想”机甲大师战队与各省、各俱乐部强队同场角逐,最终获得“空地协同对抗赛”初中组三等奖。

这不是唐洋镇中学第一次在青少年科技大赛上崭露头角。自2015年起,学校就逐步开始推进科学普及与科学创新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形成以机器人、创客教育为主的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围绕“多彩教育”打造多彩特色课程,建构起英语课程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篮球特色的科学“三级课程”,把学科需求整合进实践课程,把兴趣爱好融入社团发展,把素质培育根植于社会实践。今年,除捧得全国大奖外,该校机器人社团的另一支战队还获得2024年江苏省第三十届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机甲大师挑战赛亚军和季军。

依托深厚的人文禀赋和教育底蕴,我市深入实施“一校一品”培育计划,扎实推进习惯养成、阅读奠基、文化润泽、生命健康、队伍提升“五大工程”,一大批特色化、品牌化、内涵化的学校迅速壮大,极大提升了东台教育的区域影响力、发展含金量。6所学校被评为省和盐城市思政育人特色学校,7所学校创成省和盐城市艺术特色教育学校,25所学校创成盐城市文明校园,3所学校创成省文明校园。深化特色内涵和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各类省级内涵建设项目23个,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载体多元的学生社团活动,创塑养成教育、双语阅读、校园足球、国乐书画、红色教育等一批特色教育品牌。市实验小学小红花艺术团登上央视,实验中学城东分校少儿国乐团走出东台,弶港镇小学国防教育获国字号授牌,校园足球包揽盐城“市长杯”小初高冠军、跻身“省长杯”四强。今年,三仓镇中学被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立足于义务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重要转折点,我市探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聚焦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创建目标,我市将在已有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资源供给,丰富内涵发展,让东台教育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优质均衡”阔步奋进。班雪凡 刘进涛 徐振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