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无言的战友-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无言的战友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1553     日期:2024-11-21 09:39:22
“后退,后退,后退,立,坐!”……每一日,在红十字应急救援培训基地东台市训练中心,这样的口令声不时传来。喊口令的,是红十字救援队队员,而忠诚执行这些命令的,则是他们那无言却坚定的伙伴——两只搜救犬。对于队员胡朴豪、周兆荣来说,他们的日常生活除了工作,便与这些狗狗们紧密相连


“后退,后退,后退,立,坐!”……每一日,在红十字应急救援培训基地东台市训练中心,这样的口令声不时传来。

喊口令的,是红十字救援队队员,而忠诚执行这些命令的,则是他们那无言却坚定的伙伴——两只搜救犬。

对于队员胡朴豪、周兆荣来说,他们的日常生活除了工作,便与这些狗狗们紧密相连。一同训练、嬉戏,甚至“交谈”……两人两狗,是亲密无间的伙伴,亦是共同战斗的战友。

自2020年初,市红十字救援大队首次引入搜救犬以来,如今已拥有三支这样的英勇力量。

长耳翩翩、丰富而欢快的表情、温顺的性格,这是5岁的史宾格犬“捷风”,搜救犬中的大哥。流线型的身材、立起的耳朵、灵活而强壮的四肢,这是3岁的马犬“乌拉”,为二姐。还有一只11个月大的比利时寻血“玛丽”,尽管年幼且未每日参与服从性训练,但在追踪方面已展现出惊人的天赋。

三只狗狗都有自己的训导员。一人一犬,得历经日复一日的训练,才有可能培育出一条合格的搜救犬。

胡朴豪是“乌拉”的训导员,是他接生了“乌拉”,也是他一手带大了“乌拉”。“当时接生的时候,母犬一共生了五只幼犬,‘乌拉’一生下来,就显得特别活泼,我一下子就看中了。”事实也证明了胡朴豪选择的正确,“乌拉”智商高,学习能力强,在服从训练、技巧训练和敏捷性训练等方面表现出色。在训练场上,胡朴豪训练“乌拉”穿越动作时,“乌拉”帅气地采取了后退穿越,“穿,‘乌拉’,穿!”胡朴豪每跨一步,“乌拉”都以倒退的姿势顺利穿过,一旦胡朴豪停下来,“乌拉”就凑过去,乖巧地依偎在胡朴豪身旁。

与“乌拉”相比,“捷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萌、漂亮、温顺。然而,在训练中,它的威风却丝毫不逊于“乌拉”。在嗅觉训练中,随着训导员周兆荣的口令,“捷风”一个瓶子一个瓶子地嗅过去,当嗅到正确物品时,就围着瓶子汪汪大叫。“来,抱!”最后,随着“抱”的口令发出,“捷风”一阵风似的向着周兆荣奔跑过来,嗖地窜到他怀里,周兆荣则温柔地抚摸了“捷风”,然后给了“捷风”它最爱的球。接到球的“捷风”特别兴奋,在场地高兴地跑来跑去。

相比大哥二姐的出色表现,“玛丽”还在成长中,然而,才11个月大的它,已经在追踪方面表现不俗。采访当日的追踪模拟训练,选择了一处户外草坪,方圆几公顷,有河、有树、有坡,当基地队员丢下衣服远远躲避了五六分钟后,“玛丽”出场了。它先是在训导员的指令下对衣服嗅了嗅,然后一路沿着气味狂奔过去,训导员跟在后面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与此同时,另一名队员还启动热成像仪,于空中进行搜寻,“狗机”比拼,谁会赢?谁也不能打保票。“‘玛丽’找到了!”随着对讲机里训导员声音的传来,在场的基地成员都忍不住为“玛丽”鼓掌。

气味、追踪、服从性等训练,是搜救犬们的日常训练项目,看似简单的“坐、卧、立、叫、来”等动作,想让训练犬熟练掌握,至少需要练习数百次,不仅对训练犬,就连对训导员的耐心也是巨大考验。而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训练,让搜救犬们有了“生命雷达”的使命感。

2023年9月21日,南沈灶镇一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走失,“乌拉”和“捷风”在对老人衣物上的气味进行识别后,成功找到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走失老人。今年1月20日,又一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独自下楼后失踪,“捷风”仅用十几分钟,就成功找回走失老人。

一次次捷报,让红十字救援队员对搜救犬们更加珍爱、宠溺。它们是他们的骄傲,它们也成为他们志同道合的战友,共同体验着搜救职业的苦与乐,也共享着搜救成功的荣光。陈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