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构建心梗防治体系AED智能联动守护市民生命安全
随着冬季的到来,心血管疾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急剧攀升,对公众健康构成了一定威胁。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将每年的11月20日设立为“中国心梗救治日”,旨在推广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标准流程,增强公众对心梗危害的认识。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健康战略,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构建高效、全面的心梗防治体系,为市民生命安全筑起坚实堡垒。
在我市,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已成为公共场所的必备设施。从繁华的商业街区到风景秀丽的旅游景区,从镇区便民服务点到社区服务中心,均能见到这些“救命神器”。目前,全市共计投放65台固定AED和4台移动AED,实现了镇区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所有固定AED均与市人民医院120急救指挥中心智能联动。一旦AED启用,急救中心即刻收到警报,并根据AED的具体位置迅速派救护车前往,极大地缩短了急救响应时间,为心梗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机。
为提升市民对AED的使用能力,市红十字会开展了大量培训活动。红十字应急救护专家通过理论授课、实操演练等方式,向场所工作人员和热心居民传授急救知识,教授AED操作技能。今年以来,我市已举办AED救护培训270余场次,培训救护员6031名,普及性培训32172人次。
针对心梗防治,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徐时平强调:“要降低心梗发病的风险,市民需加强自我管理,冬季注意保暖、适量运动;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摄入;保持心情愉悦,避免长期紧张;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不可随意停药。”
“我们抢救的心梗病人从20多岁到90多岁,心梗的发病率明显年轻化了。”徐主任还提醒市民,若出现剧烈胸痛、上腹痛或背痛等疑似心梗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原地拨打120,并在条件允许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患者到达医院后,胸痛中心将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严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