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车”架起“连心桥”解决“烦薪事” 农民工法律援助铺就维权“快车道”
前不久,农民工老方(化名)来到我市法律援助中心表达感谢,“没想到我的工资那么快就到账了,特别感谢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律师和帮助过我的工作人员!”
2024年初,老方所在的企业因亏损停产,未能及时给付工资。包含老方在内的105名农民工讨薪无门,欲哭无泪。新组建的“农民工直通车”法律援助工作站接到求助后,立即安排两名资深律师与农民工代表商谈,了解情况后,将他们引至市法律援助中心。在法律援助中心和“承包”律师的努力下,仅用7天时间,这一桩共计150万元、困扰了105名农民工的烦“薪”事最终得以圆满解决。
今年,市司法局持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原有的市总工会驻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法律援助站与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法律援助站进行整合、改造、提升,打造具有品牌示范效应的“农民工直通车”法律援助工作站,打通法律援助服务“最后一公里”。
“农民工直通车”如何跑起来?关键在畅通农民工法律服务“绿色通道”,让农民工困难有地儿说、烦恼有人听。
为更好服务群众,工作站深入仲裁委、劳动检查、社会保障等部门,以及各镇区、园区开展广泛调研,排查了解农民工常见法律问题与实际法律需求。根据调研结果,在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等相关群体聚集地设立了6个“农民工直通车”联络点,在全市各镇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窗口设立16个“农民工直通车”专席,形成了“1+6+16”农民工法援维权架构,拓宽法律援助受理渠道。各专席和联络点结合实际情况,“靶向”安排专业律师定时定点轮流值班,及时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指引、专题普法讲座等服务。
为高效帮助农民工维权,“农民工直通车”法律援助站自成立以来持续提档升级,主动融入市镇两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中心”平台,强化服务保障,优化服务流程,延伸服务功能,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截至目前,“农民工直通车”法律援助工作站接待农民工来电来访732人次,发放农民工普法手册5000余份,开展广场宣传5次,转交法律援助申请170余件,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260万元。法援“暖薪”正在持续发力。(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