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王月平:指尖上的“针”功夫-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王月平:指尖上的“针”功夫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1616     日期:2024-12-05 08:33:43
大红色的布鞋面,可爱的虎头,你的童年记忆里是否有一双虎头鞋?翻看自己的百天照,没准脚上穿的正是它。在窦楼小区看到王月平时,她正把已经完工的几双虎头鞋放在阳台上,等着下午出去摆摊售卖。一双双形态各异、造型可爱的虎头鞋在阳光下色泽明艳。屋内,一张小小的桌子就是王月平的工作台,


大红色的布鞋面,可爱的虎头,你的童年记忆里是否有一双虎头鞋?翻看自己的百天照,没准脚上穿的正是它。

在窦楼小区看到王月平时,她正把已经完工的几双虎头鞋放在阳台上,等着下午出去摆摊售卖。一双双形态各异、造型可爱的虎头鞋在阳光下色泽明艳。屋内,一张小小的桌子就是王月平的工作台,各种各样的半成品堆得满满当当。

“我做虎头鞋40多年了,比我儿子的岁数都大。”谈及虎头鞋,王月平的脸上有掩饰不住的自豪。她说,自从成婚后,跟随婆婆学了这门手艺,就再也没有丢过,以前不觉得,现在是越发觉得喜欢这门手艺。又或许是因为做了四十年带着美好寓意的虎头鞋的缘故,王月平的脸上总洋溢着温暖的笑。

其实最开始,王月平并不只是做虎头鞋,各个年龄段的鞋子她都做过,后来随着穿布鞋的人越来越少,她的鞋子也就渐渐地只做虎头鞋了,“虎头鞋和普通布鞋不一样,它寓意好,好多年轻人都喜欢买给宝宝穿,图吉利呢。”

坐在工作台上,王月平的眼睛是放着光的,一团团线、一块块布料在她手上服服帖帖。就着已经完工的鞋底、鞋帮,她穿针引线,捏好鞋帮和鞋底,一戳一穿一拉,听得见线杯拉扯时的摩擦声,包边、上鞋底、缝虎须、钉虎尾……针在王月平手上成了一根“魔术棒”,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虎头鞋便完工了。

“虎脸上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不同粗细的线条勾勒,才能生动地表现出虎的威猛。”“老虎的眼睛要斜着绣,这样眼睛才有神。”“眉毛是用粗金线勾勒出的,虎须是用线绣上去的立体造型,根根分明。”年复一年的手头功夫,让王月平有了自己的“制鞋经”。

从一块布到一只鞋,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完成的,少则三五天,多则半个星期都有。所有鞋帮、鞋底的袼褙都是王月平一层浆糊一层布地粘起来的,千层底,并不确指千层布,却一定可以指打袼褙的态度,一点马虎不得,一点快不得。“不同年龄的人,鞋底的厚度是不同的,周岁以下的小宝宝,鞋底的层数就要少一点,这样鞋子软。”王月平介绍。而整个制鞋过程中,最费功夫的,莫过于纳鞋底了,从第一针下去,就是机械地重复,千针万线之后,方能有一双完整的鞋底。再看王月平纳好的千层底,针脚细密、均匀、平整,功夫一看便知。

40年间,王月平绣出过上千种样式,许多老一辈延续下来的鞋样花纹在她的巧手翻新下,迸发出更加惊艳的效果。在王月平的工作台上,一排排虎头鞋整齐摆放,不见重样,每一双鞋上都编织着独特的彩绣与花纹。“许多东台人都穿过我做的虎头鞋,如今他们在大城市结婚生子,还是会来买虎头鞋给自己的孩子穿。”在王月平看来,一双看似普通的虎头鞋不仅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深切期盼,更承载着独属于东台的记忆与乡愁。

“虎头造型象征着虎虎生威,而且,虎被视为辟邪消灾、守护平安的瑞兽,所以,哪怕是现在各种各样的鞋子多了,人们还是愿意来买虎头鞋送给孩子。”在王月平的眼里,虎头鞋既是一双满含温情的家常物什,又承载着对孩子无限的祝福,正因如此,她愿意一直就这样做下去,更愿意将这古老的智慧和祝福传递下去。

40多年里,王月平见证了虎头鞋从民间生活,到民间艺术,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让王月平开心的是,而今自己的儿媳韩小芹也喜欢上了做虎头鞋,成了她的“徒弟”。不上班的时候,她就和儿媳一起坐着,一边拉家常,一边在一针一线中交流手艺活儿,俨然当年自己和婆婆一样。如今,儿媳也能做一双像样的虎头鞋了。

也许,正是有了王月平她们的坚持,虎头鞋从未从我们生活中走远,它早已不是一双鞋了,更成了每一对祖孙、每一对母子共同的回忆。陈美林 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