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根润童心 爱心妈妈点亮成长路
发丝为墨,银针作笔。市博物馆发绣展厅内,一群孩子在“爱心妈妈”的陪伴下屏息凝神,惊叹于国家级非遗“以发为墨”的鬼斧神工。这场聚焦家乡“发绣、书画、少儿二胡”三张文化名片的深度探索,正是我市“童享东台 相伴成长”暑期关爱行动的生动写照。
孩子们穿梭于历史长廊,触摸城市根脉;驻足盐运沙盘,解密“因盐而兴”的基因;诵读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名句,滋养深沉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的种子,在爱的陪伴与浸润中悄然播撒。当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杨海凤老师轻声问出“你心里的光是什么颜色”,一场《点亮内心的光》主题讲座,将关爱照进心灵深处。互动游戏与真诚对话间,孩子们学会正视情绪、发现自我价值。“和爱心妈妈在一起很快乐,她就像太阳一样温暖我”,一位结对儿童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双向治愈的温情力量。市实验小学的《花开中国》合唱,则以清脆童声唱响了对未来的美好希冀。
文化滋养与心灵守护之外,法治之光也照向了未成年人。在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中心,孩子们在检察官引领下,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普法之旅:VR体验区,虚拟场景助其识别网络陷阱;游戏抢答屏前,争相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模拟法庭上,角色扮演让法律条款鲜活起来。“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如何识别不良诱惑?”检察官结合真实案例,用故事化语言拆解法律难题。孩子们举着小本子追问细节的身影,正是法治种子在心中生根抽芽的明证。
这种多维守护的背后,是“东亭爱心妈妈团”品牌化建设的坚实支撑。近年来,市妇联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吸纳442名志愿者,组建起45支“爱心妈妈”队伍,创新推行“结对关爱十步工作法”,精心打造“东亭爱心妈妈团护童成长”特色品牌。从“把爱带回家”的温情脉脉,到“我的书房”的翰墨飘香;从“温暖包”的贴心呵护,到“圆梦助学”的有力托举,一系列关爱活动累计筹集善款逾百万元。每一笔捐赠,都承载着社会深情,为儿童关爱事业注入活水。
“做孩子正向成长的引路人,是我最大的幸福。”一位爱心妈妈深情分享。她与孩子共同制定目标、携手克服困难的经历,正是“爱心妈妈”践行“引路人”使命的生动缩影。从法治教育到文化寻根,从心灵启迪到歌声飞扬,她们牵起的手传递着温暖,点亮的灯照亮了前路,唱响的歌绽放出希望。
市妇联将持续深化关爱行动,不断壮大“爱心妈妈”队伍,精准聚焦儿童生活、学习、心理需求,让“童享东台 相伴成长”的动人篇章延续。文化薪火相传,爱与希望永续,这正是对这场温情守护最温暖的诠释。(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