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传说”遗迹详解)西溪古迹手绘图
西溪南边古丹阳村的“董家垛”,为董永的出生地。
村南“泥灌窑”,是董永栖身的寒窑。
村东的“放牛场”“港坂河”“犁头尖”“野圩子”,是董永在谭庄头家当牧童时的主要工作场所。
西溪北面“傅家舍”,是董永卖身的傅员外的故宅。
“缫丝井庵”之后,有一“凤凰池”,是七仙女下凡沐浴的地方,也是和董永相遇之地。
“七仙湖”和“藕池沟”是七姐妹经常采菱摘藕的地方。
“八岔”,后取谐音名“八舍”,为七仙女追遇董永时所遇到的八字岔路。
古丹阳村“十八里河口”处的“槐荫树”,是董永七仙女定情的地方,二人在“土地祠”中举行了婚礼。
“鹤落埨”为传说白鹤落脚的地方,“梭子田”为仙女救难时放梭子的地方。
“缫丝井”为七仙女缫丝取水的井。
“辞郎河”为董永七仙女夫妻分别之地,河边的村庄就叫“辞郎庄”。
“金钗井”又称“凤昇井”,俗称“双井”,相传七仙女与董永告别时,取头上金钗,掷于桥之南北作为纪念,后人于其处分别凿井祝福西溪百姓。
“东鞋庄”“西鞋庄”为七仙女落鞋处,现在合叫东台市广山镇双鞋村。
“舍子头”是七仙女将孩子送还人间的地方。
丹阳村东南“念书沟”,是董永儿子读书的地方。
村北有地名“北牌楼”,是后人为董永树立石牌坊的地方。
离西溪向南五六里地,有一古庙,叫“董永庙”,庙旁有一古坟,坟前有一石碑,碑上铭文:“汉孝子董讳永之墓”。因为这里是董永的埋骨之所,人们为了纪念董永,就叫它“董家埨”,后为“董贤乡”“董贤人民公社”“董贤村”等。
在西溪东一里多地,为“董父墓”。
这些虽是民间传说,但史料与传说相结合,说明西溪历史的悠久,早在汉代这里就人烟稠密,生产发达。从汉代时民间就供奉董永父子,而决非后人假托。
组稿:周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