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和美东里村:绘就水乡善治新图景-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和美东里村:绘就水乡善治新图景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529     日期:2025-10-13 09:06:24
​在五烈镇西北侧,里下河水乡的温润滋养着一座千年村落——东里村。自西晋“东里堡”得名至今,这座面积8.06平方公里、聚居着近4900人的村庄,正以“书画水乡、稻香东里”为笔,在生态、产业、治理的画卷上,勾勒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模样。生态打底,老村焕发新颜走进东里村,连片的中式

在五烈镇西北侧,里下河水乡的温润滋养着一座千年村落——东里村。自西晋“东里堡”得名至今,这座面积8.06平方公里、聚居着近4900人的村庄,正以“书画水乡、稻香东里”为笔,在生态、产业、治理的画卷上,勾勒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模样。

生态打底,老村焕发新颜

走进东里村,连片的中式建筑设计融入水墨元素,让人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不同于大拆大建,该村坚持“微改造、精提升”理念,在保留老村庄肌理的基础上,让宜居场景融入村民生活的每一处。

颐养中心内,大爷大妈们围坐在一起做手工、听淮剧、看电影……,欢声笑语不断,这里日均接待近50位老人,理发、助餐、康复等服务一应俱全;童趣乐园和口袋公园里,彩色滑梯旁围满了嬉戏的孩子,红色宣传栏里贴满了英雄故事和农业知识,家长们坐在木质长椅上畅聊家常、围在石凳边下棋打牌,到处一派悠然景象。

生态之美,需要精细守护。东里村深入推进“六位一体”综合治理,靶向攻坚重点环节:组织村民对村内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河水清澈见底;垃圾清理实行户分类、村收集模式,确保日产日清;户厕改造覆盖95%以上农户,还配套建设三格化粪池;农房改善则保留了水乡传统建筑风格,既美观又实用。如今,这里白墙黛瓦映碧水,稻田连片接蓝天,既有里下河的原生态韵味,又有现代乡村的整洁舒适。

产业赋能,稻花香里富乡亲

“我们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打造特色稻米生产全产业链,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东里村党总支书记张进介绍道,作为稻米产业综合党委的重要成员单位,他们通过“园区+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10万亩订单农业落地,走出了一条稻兴民富的道路。

农户加入村里的合作社后,水稻种子、化肥都是统一供应,日常会有农业技术员上门指导,待水稻成熟后就可以直接卖给现代农业产业园,省心可靠,平均亩产值每年可增加超2000元,真正实现了“一粒米”带动一片富。

与此同时,相关配套日趋完善。村里的东台大米电商中心平均每天发货200多单,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通过统一包装、品牌化运营,让东台大米的价格提高了近三成;稻乐研学馆里,展示了稻米从种植到加工的全过程,每年接待超50个研学团队前来体验农耕乐趣;田间的稻田画更是成为网红打卡地,每年根据不同主题设计图案,吸引不少游客,农旅融合让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

治理提效,“东里有理”聚人心

“今天来办房产证,村里热情接待,很快就办好了!”村民程正华拿着崭新的房产证满是笑容。他的满意,源于东里村精细化的基层治理。近年来,该村以“善治东里、民淳有理”为品牌,搭建“晓理之家”工作平台,用心服务赢得村民信赖。

在治理体系上,高标准建成党群服务综合体,设有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文化阅览室等,为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划分7个网格党支部,有专门的网格员负责处理村民的日常问题。

三支特色队伍更是成为治理好帮手:普法辅导队每月开展一次法律讲座,驻村律师陈裕宝每月18日准时坐班,村民有法律咨询需求,直接来村部就能解决;“行走的篱笆”护村队由12名村民组成,在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他们会加强村内巡逻,排查安全隐患;由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老娘舅”特色队,巧解邻里矛盾、家庭纠纷,充分发挥了群防群治力量,提升了村民自治为主的有效管理。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如今的东里村拥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党群关系融洽,村风民风淳朴。从生态宜居到产业兴旺,从治理有效到乡风文明,这里书写着和美乡村建设的新篇章,让富裕和谐的愿景,成为村民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戴岱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