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低空经济聚力共生链动未来-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低空经济聚力共生链动未来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1015     日期:2025-10-20 09:06:18
10月14日,联合飞机供应商大会在我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代表齐聚一堂,共谋低空经济发展大计。大会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大屏幕上,展示着联合飞机的发展历程及产品应用;发言席前,集团董事长田刚印信心满满进行推介:“联合飞机是工业级和航空级无人机的头部企业,而东台基地是集团在

10月14日,联合飞机供应商大会在我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代表齐聚一堂,共谋低空经济发展大计。

大会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大屏幕上,展示着联合飞机的发展历程及产品应用;发言席前,集团董事长田刚印信心满满进行推介:“联合飞机是工业级和航空级无人机的头部企业,而东台基地是集团在华东地区的重要布局点,坚信通过强强联手、协同发力,必将推进低空经济创新发展,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东台样板”。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依托空间大、基础好、需求广的优势,全力“造飞机、建基地、抓应用”,积极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

锚定集群化方向

精准用力造飞机

高标准编制低空经济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和空域规划,我市全面启动了经济开发区总面积2000亩的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集成布局生产制造、产业孵化、服务体验三大功能,以未来产业开创产业未来,吸引企业和人才汇聚于此,奠定产业发展基础。

“我们不仅要建厂房,更要造生态,让企业在这里既能找到合作伙伴,也能接触到市场需求。”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立足东台智造强、创新强、配套强的产业优势,总投资50亿元的省重大标志性项目——联合无人机一期已经建成投产。公司3号车间内,技术人员正紧锣密鼓进行R6000、TD550无人直升机以及Q100、Q20多旋翼无人机的组装调试,一款款新机型精心打磨,初现雏形;一架架成品机新鲜出炉,蓄势待发……

该项目全面投产后,年开票销售可达60亿元,生产各型无人机超万台,广泛应用于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环境监测多领域……在头部企业带动下,未来预计会有近50家产业链企业生产相关配套产品,从无人机的机身制造到发动机生产,再到各种零部件的配套,都能够实现本地化供给。

规模拓展,资金为基。我市精准把握新形势新要求,精准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联合设立10亿元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专项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深入开展以商引商、基金招商、协会招商,全力推动复亚智能停机坪、星逻自动机巢、鸿鹏航空发动机等一批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项目落户。力争通过2至3年努力,实现全市低空经济领域企业超百家、产业规模超百亿。

“这项政策不是撒钱,而是铺路”,该基金管理部门表示,除了资金支持,他们还会为企业对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资源,丰富产业生态,提供科技动能,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顺应市场化需求

靶向发力建基地

10月15日下午,全省第三家、苏中苏北唯一的东台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内,指挥调度中心大屏上实时显示着我市317平方公里空域的飞行动态:5架无人机执行电力巡检任务,2架用于农业植保,还有1架处于试飞状态,它们的位置、高度、速度等数据一目了然。

“我们是以无人机飞行、培训、检测需求为导向,提供全方位服务”,基地负责人表示,通过构建的“空地一体”保障体系,可以让无人机飞得顺畅、便捷、安全。

在民航华东局指导支持下,我市已经高标准规划航线291条,建成起降场点286个;新建了5G-A基站,增设了低空一次雷达、三维激光测风雷达、光电探测等多种设备设施,健全了91公里三维空域图像;布点多个无人机自动机巢,部署无人机协同管控系统、低空飞行测试运营系统、无人机反制系统等,多措并举争创全国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

“过去申请无人机飞行计划,需要跑多个部门,现在通过平台提交,很方便就能拿到许可。”市民王越是一名资深的航拍爱好者,他口中所提到的,正是我市打造的无人机监管服务平台。

该平台的投入使用,实现了飞行计划提前审批、飞行状态动态监测和飞行数据实时采集,既保障了突发问题的及时处理,也为无人机整机企业合格取证和交付使用提供了评估支撑。联合飞机研发的Q20无人机,通过平台采集的数据,仅用2个月就完成了适航验证,比行业平均时间缩短40%。

与此同时,我市还建成了无人机运力调度平台,实现了军地协调、一键起飞、信息联通,为无人机场景应用提供了服务保障。7月底台风“竹节草”登陆期间,我市部分镇村电力中断,调度平台紧急调用8架无人机,对120公里输电线路进行巡检,24小时内完成故障排查,比传统人工巡检效率提升了5倍。

通过与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四川九洲集团合作,我市已经建成飞行服务中心、检测认证中心和飞手培训中心,系统开展低空检测、适航验证、场景试验等业务,全面提供装调实训、理论实践、飞行实操等专业培训,成为苏中苏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全、资质最硬的无人机飞行服务机构。

“这里可以开展30余项测试业务,过去企业需要送到上海、深圳检测,现在在东台就能完成,成本降低30%,时间缩短50%。”在检测认证中心的电磁兼容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小陈正在对一台无人机进行抗干扰测试。今年上半年,中心已为40余家企业提供各类检测服务,其中16家是本地企业。

开发特色化场景

凝心聚力抓应用

我市始终把场景应用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组建了工作专班,系统研究部署应用场景推广计划,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场景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上率下推动落地见效。

在专班的推动下,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市交通运输局通过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无人机快速、高效地对G15沈海高速东台段、通榆河航道等国省干道等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道路病害和安全隐患,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多方联动,合作共赢。我市与联合飞机、苏交科、盐城大数据集团等合资成立了江苏国联公司,大力发展空域管理、低空应用、飞行培训等服务新业态,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并进,形成了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同时,通过与AOPA(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合作设立的飞手培训机构,立足市场需求,全面推广飞手培训业务。自5月份运营以来,已开班6期学员180人,CAAC(中国民用航空局)考证通过率86%,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支持。

深入挖掘全域资源要素,全市已经形成了交通运输巡查、低空物资运送、智慧电力巡检等20个具体应用场景,编写了内容详实的“一场景一方案”,以点带面推动低空经济融入群众生活、链接重点行业。

在医疗领域,全市医共体血液、药品等物资无人机运送实现了市级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全覆盖,运送时间节约了一半以上,为患者的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过去急需一些药品,市里安排汽车送,遇到恶劣天气很可能延误,现在无人机25分钟就送到镇里,太方便了。”许河镇卫生院的护士小李对无人机赞不绝口。

眼下正值水稻秋收前的关键时期,五烈镇镇南村的稻田里,惜禾农业技术负责人吴继维操作植保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每亩地的作业时间仅需3分钟。“过去一人一天只能打20亩,现在无人机一天能打500亩,还能精准控制药量。”

目前,全市无人机农林植保、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超7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2%,带动农户每亩成本降低20元,粮食增产5%。

更具突破性的是,“东台—上海”低空交通城际直飞航线于10月14日正式开通,低空看东台、东台飞上海由梦想成为了现实。“这条航线不仅方便游客,打开了旅游新视角,当天就能实现往返,还带动了两地的商务往来。”航线运营方上海新空直升机公司董事长曹新田表示,未来将开通新的航线,构建“东台——长三角低空旅游圈”。

联合飞机供应商大会的召开,为东台低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低空经济不是小众产业,而是未来产业”,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杨金才建议我市继续夯实低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低空产业体系,持续丰富低空场景应用,努力让低空经济在东台飞得更高更稳。

秋日的东台万物丰盈,产业园里机器轰鸣、指挥中心数据流转、培训中心学员忙碌、一架架无人机穿梭于田野与城市之间……一幅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戴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