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蹄疾步稳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一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农业画卷正徐徐铺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稳产保供的“压舱石”。截至去年底,我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4.64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80.8%。今年,计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1个,实施面积6.3万亩,持续夯实丰收根基。围绕“规模化、宜机化、条田化”要求,各镇因地制宜、抓紧实施,全力打造一批智慧农田、示范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化迈进,真正让粮田变良田,让良田产好粮。
通过整合土地资源、优化田块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昔日零散的田块趋于平整,泥泞的土路被宽阔的水泥路取代,曾经的废沟废塘经改造后融入连片良田。“以前的田间路坑洼不平,下雨天更是泥泞难行,播种运肥、收获拉粮都让人犯愁。随着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新路、新渠一步步成形,为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打下基础,以后种地更方便、更省心,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肯定会不断增加。”望着延伸的田间道路和灌溉渠道,种植户们脸上满是期待与喜悦,话里满是对丰收的憧憬。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同志表示,高标准农田,三分建、七分管,要让高标准农田持续发挥效益,不仅要“建好”,更要“管好”。在建设跑出“加速度”的同时,我市压紧压实高标准农田管护责任,不断健全管护机制,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细化市、镇、村、新型经营主体等各方管护职责,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和快速维修响应机制,全面排查、闭环整治存在问题,确保工程充分发挥作用,努力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许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