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多元课程赋能成长 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



瑜伽、古琴、美妆、AI……这些看似迥异的课程,共同串联起东台青年夜晚的“成长图谱”。“东青Yeah校”的走红,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它折射出年轻一代从被动休闲到主动规划的转变,他们不再满足于“躺平”或虚拟社交,而是积极选择用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寻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从舒缓身心的运动课程,到涵养气质的文化课程,再到提升技能的实用课程,“东青Yeah校”精准对接青年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有效提升青年的归属感与幸福感,从而为城市发展汇聚最蓬勃的青春力量。
“东青Yeah校”以整合社会资源为支撑点,以服务城市发展为目标点,探索出“青年点单、政府搭台、社会助力、城市受益”的创新路径,让越来越多青年在夜晚的时光里收获成长,让高质量夜生活出圈出彩。
舒缓身心:在运动中寻回平衡
当都市青年被工作压力、久坐疲惫缠绕,运动类课程成为他们的“身心充电站”。瑜伽教室里,暖光柔和,轻音乐缓缓流淌,十余名青年学员身着简约运动服,在瑜伽垫上专注练习。从双脚并拢、腰背挺直的山式站立,到配合呼吸、灵活脊柱的猫牛式,大家眼神认真,每一个动作都力求标准。起初,不少人脸上还带着白天伏案工作的倦意,随着练习推进,紧绷的肩膀慢慢下沉,疲惫神情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舒展的眉眼与平静的状态。
而在市民广场的太极拳教室内,另一番景象同样动人。20名青年学员跟着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承人景粉萍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景老师先为学员们演示整套套路,动作行云流水,起势时双脚轻分、双手缓抬,似有千斤之力却又轻盈灵动;云手时以腰为轴,带动双臂旋转,圆活自然,仿佛与周围空气融为一体。随后,她从基本的身法、步法讲起,走到学员中间亲自调整站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重心要稳,身体要像扎根的树一样,沉稳又有韧性。”
学员王程坦言:“平时上班忙,社交圈比较窄,参加夜校既能增加社交圈子,又能学习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陶冶情操。” 和王程一样,不少学员都希望通过学习太极拳,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更深入地接触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涵养气质:在文化中沉淀自我
在西溪景区文研茶舍内,清雅茶香常萦绕鼻尖,十余位青年学员围坐茶桌,沉浸式学习传统茶道文化。这门茶艺课兼顾理论与实践,让学员既能读懂茶的“历史”,也能掌握茶的“技艺”。课程开篇,老师以时间为轴,梳理茶叶从起源到发展的脉络,从古代茶事典故到现代茶文化传承,将厚重的历史与鲜活的故事相结合,让学员们深刻理解每一杯茶背后承载的文化底蕴。
理论讲解过后,实践操作环节迅速点燃学员热情。当日课程聚焦绿茶冲泡,老师手持茶具,从茶叶挑选、投茶量把控,到水温调节、冲泡时长拿捏,再到分茶手势、品茶礼仪,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示范动作娴熟优雅,将茶道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西溪景区犁木街内琴声悠扬,古琴课如期开班。10名青年学员齐聚一堂,在斫琴师杨长浩的带领下,开启与千年古琴的深度对话。杨长浩深耕古琴领域多年,是幽琴轩琴馆创始人,还担任泰州市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课堂伊始,他便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学员们铺展古琴的历史长卷:“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又称‘文武七弦琴’,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具有三千余年历史。古代古琴是文人士大夫的专属乐器,如今走进青年夜校,正是希望让这份雅致文化滋养更多年轻人。”
指尖轻拨间,清越的琴音在室内流淌,原本略显生疏的学员们渐渐找到节奏。学员顾菁凌感慨:“现在社会节奏太快,每天都处于忙碌状态。古琴恰好给了我静下来的契机,它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承载着传统文化里的‘静’与‘定’。弹奏时,整个人都沉下心来,仿佛在纷繁中找到了内心的落脚点。”
提升技能:在学习中绽放自信
“东青 Yeah 校”开设的形体走秀班凭借科学的课程设计与专业的教学指导,成为青年改善形体、提升自信的“新刚需”课程。夜幕降临,形体教室内,十余名学员身着舒适训练服饰有序站列,在职业模特、CATC 高级模特导师朱彬彬的带领下开启课程。
课程伊始的基础拉伸环节,学员们跟着导师指令,先进行肩颈环绕缓解久坐僵硬,再双手交叉举过头顶向两侧侧弯,充分拉伸腰背肌肉,最后以弓步压腿舒展腿部韧带。待身体充分活动后,课程进入核心的走路练习环节。
学员沈佳怡说:“老师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走路姿势。我个子较高且脊柱略有弯曲,希望通过专业训练改善身姿,现在走路感觉比以前轻盈多了,姿势也挺拔了不少。”课程收尾的走秀展示环节,更成了学员们检验学习成果的温馨舞台,大家在一步步展示中,既呈现所学走姿技巧,更在彼此微笑与鼓励中增加自信、提升气场。
而在工人文化宫举行的公益美妆课上,20名青年学员怀揣对美丽与自信的追求齐聚一堂。来自美妆行业的资深讲师以“日常实用美妆技巧”为主题,结合青年群体的生活场景与肤质特点,从基础护肤、底妆打造、眉形设计、眼妆技巧到唇妆选择,进行全方位、手把手的教学。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耐心讲解,还不时走到学员中间,针对不同学员的面部特征给出个性化建议。
进入实操环节,学员们迅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美妆工具与产品,跟着讲师示范步骤一步步认真练习。现场特别设置的“一对一指导”环节,更是帮助学员及时攻克“眼影晕染不均匀”“眉形画不对称”“底妆卡粉”等学习难点。除了实用的美妆技巧教学,课程还融入“自信心态培养”内容,老师通过分享从业经历,鼓励青年学员认识到,美妆不是“掩盖缺点”的工具,而是通过恰到好处的修饰,帮助大家发现自身闪光点、唤醒内在自信的方式。
多元赋能:在服务中点亮青春
“以前下班总被刷手机、追剧填满,以为这就是放松,直到接触上了青年夜校的课程才发现,真正的放松是与身体对话。”学员杨扬在课程结束后分享道,“现在我学会了在快节奏生活中慢下来,这种心态上的沉淀,让我面对工作压力时更从容。”学员刘蔚瑶也感慨道,夜校的课程不仅让她身姿挺拔,更让她明白自信源于对自我的接纳与打磨。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是夜校给她最珍贵的礼物。
夜校课程之所以能受到青年群体的热烈追捧,离不开其精准的课程体系设计。线上线下开展问卷调研、青年座谈等,广泛吸纳青年群体学习需求,首期推出的书画班、八段锦班、二胡班、网球班、羽毛球班、中国古典舞班、声乐班、中式面点制作、古琴班等9类精品课程,以及第二期推出的瑜伽班、美妆班等6类精品课程,精准覆盖“80后”至“00后”全年龄段青年的差异化需求。今年首批课程名额154个,第二批课程名额100个,均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被“抢光”。同时,夜校还注重课程质量持续提升,通过学员心声茶话会、成长对话沙龙等方式及时收集意见建议,针对学员反映的“课程体验性质更强”问题,将单门课程延长至20课时,确保学员扎实掌握技能,并根据青年需求变化动态更新课程库。
在资源整合方面,团市委充分发挥牵头作用,联合市开放大学等8家教育机构免费提供专业教学场地,积极吸纳本地5家优质社会培训机构参与课程研发,经费上采取“社会筹一点、团费出一点、商家让一点”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师资团队更是通过“内引外联”组建,涵盖文化传承、艺术教育、体育健身等领域,如八段锦班邀请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承人景粉萍,书画班聘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吴健华,中式面点班由烹饪专业资深教师授课,优质师资不仅提升课程专业性和权威性,更让学员接触到最前沿的行业知识和技能。
夜校课程注重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切实帮助青年提升职业技能和生活品质。此外,夜校还积极链接就业创业资源,为优秀学员提供技能认证、推荐就业机会等,助力青年在东台扎根发展。自去年开设以来,累计服务青年1500余人,勾勒出“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生动画面。
下一步,团市委将紧扣青年需求与东台特色提质。课程上新增AI应用、自媒体运营等新潮内容,深化非遗面点、古琴等本土特色课,拓展“合伙人”机制,联动更多优质机构与达人充实师资。同时搭建学员社群,新增创业交流、新市民融入等主题活动,完善反馈迭代机制,让夜校既成青年技能提升平台,也成为社交与扎根东台的纽带。
夜幕下的东台,因夜校赋能而更显精彩。“东青Yeah校”用多元课程串联起青年的日常与成长,用初心搭建起青年与城市的桥梁,让青年在城市中“留得住、过得好、有发展”,为东台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俞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