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新农人的“舌尖致富经” 让非遗酱菜“飞”上蓝天-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社会 > 正文

新农人的“舌尖致富经” 让非遗酱菜“飞”上蓝天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468     日期:2025-11-25 08:55:37
初冬时节,三仓镇的江苏景昕禾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分拣、清洗、灭菌、封装一气呵成,一袋袋精致的航空级小包装酱菜即将发往长三角各大机场。“这不起眼的酱菜,如今成了咱乡亲的‘致富菜’,还飞上了蓝天,圆了我让家乡味道走出去的梦!”公司创始人、东台宏


初冬时节,三仓镇的江苏景昕禾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分拣、清洗、灭菌、封装一气呵成,一袋袋精致的航空级小包装酱菜即将发往长三角各大机场。“这不起眼的酱菜,如今成了咱乡亲的‘致富菜’,还飞上了蓝天,圆了我让家乡味道走出去的梦!”公司创始人、东台宏昕瓜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卫卫,望着生产线满脸自豪。

作为土生土长的三仓人,张卫卫自幼浸润在酱菜的咸香中。“小时候,家里做的酱黄瓜、萝卜干是饭桌上的常客,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家乡味。”谈及与酱菜的渊源,他打开了话匣子,“但传统酱菜高盐、保质期短,很难走出本地,这么好的手艺不能埋没!”

2010年返乡创业后,张卫卫在深耕800余亩标准化果蔬种植基地的同时,始终惦记着盘活传统酱菜技艺。“咱农民种出来的菜再好,卖菜利润薄,要通过深加工提升价值!”他带着团队挖掘三仓酱菜非遗技艺的精髓,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张卫卫回忆道,为了迎合现代消费者低盐、健康的需求,他们减少盐度,加入本地特色瓜果蔬菜调味,研发出香辣、酸甜等多种口味。“比如用西蓝花的茎做酱菜,脆嫩爽口还带点清甜,用小茄子酱渍后软糯入味,这些产品一上市就成了爆款!”通过技术革新,酱菜附加值提升40%以上,原本不起眼的蔬菜边角料和常规蔬菜,摇身一变成为俏销的特色农产品。

2024年,张卫卫嗅到高端食品市场的商机,投资创办食品科技公司,引进国际领先设备,专攻航空级、高铁级酱菜产品。“航空食品对安全、口感、包装要求极高,我们也相应提高了灭菌工艺。”他说,如今“景昕禾”牌酱菜不仅填补了长三角高端航空食品供应链的空白,还走进了全国多家高端商超。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富!”张卫卫始终记得这句话。他以合作社为纽带,推行“订单农业+保底收购”模式,带动周边千余户农户种植优质蔬菜,定向供应酱菜生产。“跟着张卫卫种蔬菜,不愁卖不上价,我家去年靠种酱菜原料,一亩地就能挣一万块!”村民王大妈笑着说。此外,他还吸纳近百名周边群众在车间就业,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增收。

谈及未来,张卫卫表示:“我们要把三仓酱菜非遗技艺传承好、发展好,研发更多特色产品,打造集生产、文创、观光于一体的酱菜产业综合体,让家乡的味道飘得更远,让更多乡亲共享发展红利!”

从田间地头的传统手艺,到飞上蓝天的高端食品,张卫卫用科技创新激活非遗魅力,让小小的酱菜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书写了新时代新农人的创业传奇。王智聪 丁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