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酒店外摆摊点背后的“破局之道”
连日来,每到傍晚时分,我市街头便会出现一种不寻常的景象:多家星级酒店将后厨的美味直接搬到了路边的餐车上。新鲜出锅的蒜泥龙虾、酱爆螺蛳、可乐鸡翅、各色凉菜一字排开,吸引着熙熙攘攘的市民。以往“高不可攀”的星级酒店美食,正以亲民的价格走入寻常百姓家,形成了高端品质与街头烟火气的奇妙融合。这是盲目跟风,还是一场精心谋划的战略转型?
街头“热卖场”
星级美味触手可及
7月28日下午4点半,港汇国际大酒店门口的金海路与范公路交叉口,“港汇国际熟食铺”摊位前已人头攒动。“58元2斤蒜泥龙虾,今晚的下酒菜有着落了。”一位市民提着鼓鼓囊囊的打包盒,喜滋滋地挤出人群。与他一同被带走的,还有12元的酱爆螺蛳、几只单价3元的可乐鸡翅以及几份十元内的爽口凉菜。
摊点中央,酒店总经理蒋红芳挽着衬衫袖口,边麻利打包边大声吆喝:“现制现售,星级标准!绝无隔夜菜、预制菜!”这场景与她身后气派的酒店大堂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台城,像港汇国际这样扎堆“摆摊”的星级酒店并非孤例。他们主动放下身段,在街头开辟出一个亲民的“热卖场”。记者观察到,各摊点菜品丰富,凉菜、卤味、家常小炒一应俱全,皆用酒店食品专用透明罩盛放,铺设在洁净的长桌上。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佩戴手套口罩,热情接待顾客。
“限量25只,只卖50元的‘芝麻鸡’半小时就抢光!”在港汇摊点排队等候的市民张先生已是“熟客”,“就冲这手艺和实惠,连吃几天都不腻!”他的感慨引得不少市民附和:“大酒店做的,卫生放心,味道好!”“方便实惠,比自己做省事。”截至当晚收摊,负责收银的工作人员兴奋报数:“16453元,比昨天还高!”摊点美食销售一空。蒋红芳舒了口气,语气欢快地指挥团队:“收摊!回酒店!继续战斗!”
“弯下腰”的逻辑
亲民路线与差异突围
面对街头摊点的火爆,作为“掌舵人”的蒋红芳道出了背后的关键:“星级酒店平民化突围,核心在于打造亲民化路线与发挥差异化优势。”简言之:价格要实惠,菜品要适宜,更要利用好酒店自身的服务标准和独特技艺与普通摊点形成差异。
菜品是吸引力的核心。蒋红芳透露,酒店特意为外摆摊点制定了专属菜单,强调地道、实惠和便捷,并坚持每3至5天更新一次菜品,保持新鲜感。价格则是另一大“杀手锏”。“有人说‘港汇把自己价格打下来了’,这说法挺形象。”蒋红芳坦言,外摆菜品定价甚至低于市场价,如市场价8元的红烧狮子头,这里只需5元。“十几元带走一顿,七八十元大饱口福,奢简由人,但保证实惠。”
“弯下腰不是放低身段,而是让服务扎根,让餐饮回归‘为民’本质。”面对市民“低价是否意味品质打折”的疑虑,蒋红芳态度坚决:“这摊子同样代表酒店品牌形象,我们只会用更高标准要求自己,‘消费者心里有杆秤’。”正是这份对星级酒店卫生标准与品控能力的信任,促成了消费者对酒店外摆业务的热烈响应。
“老玩家”的账本
谋远高于求利
在高新区核心商圈,新世界国际大酒店的外摆摊点“新世界美食汇”已默默经营了四年,堪称东台星级酒店中的“老玩家”。每天下午四点半,新世界门口必定人潮涌动。
“3元的包子、5元的凉菜、10多元的红烧肉……这个价,普通小店都难找!”老顾客王嬢嬢几乎是摊点的“铁粉”。现场,市民对价格实惠、食材放心赞誉有加。
这样的“亲民摊”,盈利如何?新世界国际大酒店总经理黄少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日均营业额稳定在11000元左右。考虑食材供应链自持、利用酒店先进设备和星级大厨资源等因素,“挣得不多,大概能对冲酒店日常部分运营开销”。
那么,这看似不高的利润,为何能坚持四年?黄少峰揭示了深层逻辑:外摆的价值远超短期收益,核心在于战略转化。一方面,摊点是活化酒店闲置或专有资源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它成为宝贵的市场“前哨”。“街头是触达需求的窗口。靠包子认识我们的人,可能就是明天预订千元家宴的顾客。”黄少峰笑道。
对于新世界这样的“先行者”而言,外摆摊点更是一块低成本实验田。近期推出的主厨现炸“琥珀香酥鱼”,便是市场试水的成果。黄少峰还升级了装备——普通餐车换成了食品保鲜专用柜,并依据销售数据和反馈持续优化菜品结构,精准吸引目标客群。
引流新入口
从路边摊到家宴桌
记者在多家酒店走访中发现,星级酒店试水“烟火气”,创收虽是目标之一,但“引流”——将外摆顾客转化为酒店更高价值业务客源,才是核心战略考量。
在港汇国际的摊点旁,工作人员正架起手机进行直播,借助“星级酒店外摆摊”的热度,同步推介酒店内精准定位的团购活动。销售经理王薇介绍:“我们联合国贸集团推出消费券,只要在摊上消费,就能抽奖,奖品有拉杆箱、现金红包。还与洋河白酒联动,满额赠酒,共同刺激消费。”这显然意在将摊点人流导向酒店正餐和住宿业务。 新世界则更进一步,打通了“线上+线下”的转化通道。“外摆容纳菜品有限,所以我们开通了‘星级外卖’。”黄少峰指着餐车上的二维码说,引导顾客扫码进入点餐小程序,提供送餐上门服务。记者扫码体验,发现小程序内菜品丰富度远超摊点,价格同样亲民。比如一份酒店特制的酸菜鱼仅售38元还包送。此举有效将街边流量转化为线上外卖客源。
外摆带来的直接触达,甚至延伸至更高端的私人定制服务。浣溪亭酒店便复制外摆模式经验,顺势推出“星级家宴”,接受星级厨师上门服务预约。这些尝试共同勾勒出星级酒店复合经营的新图景:堂食保持高端特色,外摆覆盖大众市场,外卖满足便捷需求,团餐(及家宴)服务企业、家庭等特定客户,全方位激活营收潜力。
从“爆火”到“长红”
持续实验与未来路向
这场由星级酒店主导的“外摆潮”,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商业实验。“我们是从七月开始外摆销售,每天提供20个菜品供周边市民选择,日均营业额靠近6000元。”“东台鱼汤面”结发街店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市区四家门店中已有三家门店开启了外摆业务,摊点取名“百姓便民厨房”,主要是为了服务周边居民,“盈利有限,但卖的是人气,给的是‘方便’。”
记者现场看到,“东台鱼汤面”外摆菜品以本地特色菜为主,有芋头烧肉、溱东老鹅等。既然是摆摊“赚”人气,“东台鱼汤面”也拿出了自家的“拿手绝活”。“我们改良了‘董哥哥大肉包’,价格优化为3.5元一个、10元3个。”
一样得到优化的还有店铺的“明星产品”煎饺,还有2元3个的老面馒头——刚出炉就被抢购一空,还有不少市民现场等待。“夏天太热了不愿意做饭,每天都来这边买一点。改良后的包子大小正好,小孩也能吃,性价比高,根本不浪费。”市民陈琳说。它将高端酒店的品质背书与街头经济的亲民便利巧妙结合,精准契合了市民对安全、卫生、美味、实惠的复合需求,也因“反差效应”形成话题热度,成为消费升级新场景的典范。
“实验”开局精彩,但如何将“流量”沉淀为“留量”,实现从“爆火”到“长红”?各家酒店已开始探索解题之道:新世界开通在线点单小程序与免费配送服务,打破时空限制;浣溪亭推出“星级家宴”上门服务,挖掘私宴市场;不少酒店开通社群团购,丰富产品线,延伸销售链条直播、线上联动等活动常态化,持续扩大品牌推介,与客户拉近距离。
“从坐在店里等顾客,到主动走上街头找机会,我们的经营思路必须不断调整优化。”黄少峰直言,面对市场变化,“家大业大成本大”的高档餐饮唯有主动求变,积极应对。外摆及其衍生的外卖、团购、上门服务等,都是“多条腿走路”战略的具体实践,是酒店主动下沉、贴近大众市场的转型信号。
对于这股“外摆潮”能持续多久,不同酒店有不同考量:有的承诺将“便民摊点”长期运营,有的则坦言需视具体经营情况而定。但业界共识是“高端精品”与“亲民大众”两条腿协同发展的经营战略,很可能成为星级酒店未来探索的主流方向。
在这场躬身入局的烟火实践里,星级酒店正卸下光环,更深入地接触市场、洞察需求,在便民与高端体验中寻找最佳平衡点,努力开辟属于自己的全新赛道。(贾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