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顶头府的烽火岁月与历史荣光-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图片 > 正文

顶头府的烽火岁月与历史荣光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682     日期:2025-08-04 09:50:45
头灶镇十五灶村十二组有一座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顶头府屋,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中医郎中徐章德所建。当年被粟裕写诗赞美的抗日女英雄吴秀瑛曾经在这座顶头府中救治新四军伤员。顶头府又称丁头府,是苏中地区一种造型独特的民居,主体由泥土和茅草混合的土墙以及横梁组成,屋顶人字形并覆盖有芦笆帐,


头灶镇十五灶村十二组有一座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顶头府屋,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中医郎中徐章德所建。当年被粟裕写诗赞美的抗日女英雄吴秀瑛曾经在这座顶头府中救治新四军伤员。

顶头府又称丁头府,是苏中地区一种造型独特的民居,主体由泥土和茅草混合的土墙以及横梁组成,屋顶人字形并覆盖有芦笆帐,由于屋檐低矮,个子稍高者须弯腰低头进入,故称顶头府。

在广袤的田野边,这座茅草覆盖的顶头府与周边建筑略显不同,屋里既不住人,也不生活,但隔三岔五前来参观的人却总是不断。走进其中,墙面上,写满了抗战时期头灶儿女的英雄事迹。橱窗内,陈列着锈迹斑驳的革命遗物,是烈士吴秀瑛和徐家医馆的感人故事。

这是头灶镇去年底复原修建的新四军红色诊所,屋子的原主人徐国富老人常常站在门口,但凡有人问起这间屋子的过往,他总会把那段诞生于滚滚硝烟中、关于父辈的革命故事讲上一遍又一遍……

徐国富老人出生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年,父辈的故事,都是他从姑母那边听来的。

抗战时期,徐国富父亲徐达仁接受了新四军的革命引导,在一片朝天洼里宣誓入党,毅然投身抗日大潮。“新四军给了我爸爸两个手榴弹,说你就以这个手榴弹起家吧!我爸爸就这样参加了革命。”

看到父亲拿着手榴弹回家后,爷爷徐章德虽然吓了一跳,但仍倍感欣慰,主动将三座顶头府腾让,作为新四军秘密交通站和红色诊所使用。

那时战争残酷激烈,伤病员太多忙不过来时,徐章德便把家里同为郎中的弟弟和侄子请来帮忙,为配制治疗枪伤的外用药,他经常冒着死亡的危险外出购药,其夫人梅德珍也为掩护伤员做出多次机智应对。在徐家的妥善救治下,很多新四军重伤员转危为安,重返抗日战场。女军医吴秀瑛的牺牲地龙王村正是现在的头灶镇十五灶村,几十年来,十五灶人人都是守墓人。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家乡大地已是一片欣欣向荣,徐国富也娶了妻生了子。儿子常年在外地发展,他和老伴儿则一直住在那三座顶头府,守护着父辈留下的精神财富舍不得离去。

历经岁月侵蚀,顶头府在风雨中日渐飘摇。2024年,头灶镇启动红色诊所建设,修复了仅存的一座顶头府。自修复以来已接待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中小学教师及群众2000余人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近百场。随后,头灶镇修整了吴秀瑛烈士墓碑。(班雪凡 刘进涛 黄勇 张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