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第一姿态”抓实“头号工程”
春来潮涌万象新,扬帆启航正当时。3月5日,春节后全市第一个全局性大会——全市招商大会擂响战鼓,释放“全员全域全年” 招商强烈信号,动员全市上下高举“产业强市”大旗不动摇,坚定“产业第一、项目为王”,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号任务”,以第一追求、第一力度、第一责任决战决胜,坚决交出最靓丽、最出彩、最骄人的时代答卷。
过去的一年,面对疫情变化变局,市委、市政府着眼谋求战略主动,在战略层面作出调整和改变,全面革新招商机制,推出“全员全域全年”新举措,明晰招商方向,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实效,切实解决了“怎么招”“招什么”“如何落”等问题。去年,全市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 70 个、42 个,创历年之最,总投资 700 亿元的长三角(东台)康养小镇等一批重特大项目正式签约。
如果说,去年我市招商引资的重点是做环境、优生态,意在“蓄势储能”,那么,今年的重点则是抢项目、促集聚,重在“开花结果”。实现这一转变,要求我们以更宽视野、更高定位、更大担当,顺势而为、主动作为、拼出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干出惊天动地的大成效。
要坚定方向,突破龙头大项目。一方面,坚定不移培育壮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有的放矢开展“建链、补链、强链”招商,电子信息产业要尽快突破品牌智能终端企业,高端装备产业要引进更多整机制造龙头,新材料产业要向特种合金、新型功能材料快速提升,大健康产业要向绿色食品加工和高端康养加紧突破。另一方面,要坚持一二三次产业互动并进,积极引进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现代农业项目,大力招引科创文创、商务会展、旅游康养等新兴服务业项目。
要创新思维,拓展方式大招商。区域招商各显神通、新招迭出,唯有提高组织程度、精准攻坚手段、找准制胜路径,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要提高专业化招商水平,统筹确定 38 个专业招商局的招商重点区域、产业主攻方向、年度目标任务,聚焦北京央企国企、深圳苏州电子信息、上海高端装备及新兴服务业等重点板块,以高度的专注力攻堡垒、抢龙头。要更加注重运用以商引商、基金招商、行业协会招商“三大手段”,努力构建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大招商”工作体系。
要明晰定位,集聚产业大园区。5 个市级以上园区必须在引建重大项目上扛起担当、做出示范。经济开发区要聚焦“新兴产业集聚区、创新转型示范区、产城融合样板区”定位,下大力气突破头部企业特别是 50 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快速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高新区要紧扣创成省级高新区这一必成目标,抓紧集聚科创文创、总部经济等新业态项目,加速壮大半导体、智能装备等高端制造。沿海区要全速推进长三角(东台)康养小镇建设,加紧突破一批高端康养和绿色智造项目。黄海森林公园、西溪景区要发挥差异化优势,尽快落地一批康复疗养、生态休闲、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等高层次项目。
要优化机制,对标一流大服务。对照“5个月新常态”要求,全力打通堵点、破解难题,推行全天候服务、全要素协调、全周期考评,实行“每月一汇报、双月一观摩、季度一考核”,推动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快见效。要按照“建成即达效,竣工即开放”的标准,重抓 30 个年内投产达效的重大工业项目,组建工作专班,驻点专人服务,以最快速度、最高水准打造项目建设标杆,实现从产业链低端的“仰望星空”到产业链高端的“俯瞰群山”。
项目建设成效,关键在人、要诀在干。让我们以冲天激情投身“全员全域全年”招商热潮,敢打敢拼,善谋善为,奋力“抢头彩”“拔头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