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风肃纪扬正气 忠诚履责显担当
正风肃纪扬正气 忠诚履责显担当
——2021年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集萃
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变化变局,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激情谱写现代化新东台华彩篇章提供坚强保证。
加强政治监督
“两个维护”更加坚决
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心怀“国之大者”,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护航“十四五”良好开局。跟进监督30个重点目标竣工项目实施、城市副中心建设、房屋征收等重点任务,强化约谈提醒、追责问效,严肃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9件14人,有力维护政令畅通。
制定常态化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清单,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在全省县级层面率先制定安全生产事故调查问责流程,完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41个专项预案。采取“三轮审核”模式,督促优化隐形债务13.6亿元,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依托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督促镇区、部门严格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责任。
协助市委制定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召开履行主体责任报告会。在盐城率先开展县级纪委书记同下级党组织“一把手”谈话,累计谈话47人次。严明市镇两级领导班子换届纪律,严把换届人选政治关、廉洁关。会同组织部门制定《关于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廉政鉴定的意见》,全年回复党风廉政意见11050人次。
一体推进“三不”
标本兼治不断深化
运用“四种形态”处置1178人次,立案查处党纪政务案件486件。建成大数据查询研判中心,接入10条查询专线,数据检索频次位居全省前十、盐城第一。规范信访办理,为3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对9名党员干部予以容错纠错,对258名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出台《规范使用“两书”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的实施细则》,制发纪检监察建议4份。推动个案查处向修复净化政治生态转化,盐城市纪委“以案促改”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被省纪委确定为审理工作联系点,协助制定《执法辅助人员党纪政务处分决定执行办法》等,受到省纪委书面表扬。
举办“清正家风”系列活动,为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家属代表送上“十个一”家庭助廉“精神套餐”。开展“尚法昭廉·纪法同行”“纪法宣讲进百镇千村”活动,组织用人单位开展执法辅助人员规范履职专题教育,造浓遵纪守法氛围。提档升级“东亭清风”廉政文化教育专线,新增西溪盐仓监等廉政教育馆,文旅融合讲好东台廉政故事。
聚焦正风肃纪
作风建设持续深入
夯实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重要节日前分层分级开展约谈提醒,实施“1+X”联动督查,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例39起55人。召开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暨作风建设问题通报会,通报典型案例22起67人。大力倡导“短、实、新”文风会风。
开展“访企进村到社区”大走访活动,组织营商环境群众议、企业评、季度析,督促镇区、部门积极协调解决。召开“圆桌会议”,15个职能部门“一把手”和14家规模企业主要负责人“零距离”互动交流,帮助协调解决问题19个,促进政商“亲清”交往。
倡树“五讲四简”新风尚,制定公职人员婚前谈话、婚事报备、歪风查办三项制度,开展“文明婚嫁十佳新青年”评选、文明婚俗巡讲等活动,编印《新东台·好家风优秀故事汇编》,引导党员干部安于工资生活、乐于家庭生活、勤于读书生活,以良好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相关做法被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媒体报道。
秉持为民情怀
统筹衔接贯通融合
协助市委制定纪检监察监督与巡察监督统筹衔接具体措施,圆满完成十四届市委巡察全覆盖。聚焦涉粮问题,强化巡察联动,留置1人,为盐城市涉粮领域首例留置案件。制定出台《“室组地”联合办案工作实施细则》,围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供销社系统专项治理等方面,贯通力量开展监督,全年“室组地”联合办案45件。
开展师德师风、欺诈骗保、停车收费、涉老领域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动教育主管部门梳理教育教学小微权力清单。督促拆除655个停车位违规地锁地桩,新建智能停车泊位629个。建立常态化“打伞破网”工作机制,市纪委监委第二审查调查室被表彰为“盐城市2018—2020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
开展惠民护航“1+4”专项行动,细化“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深入推进“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走深走实,督促民生企业为困难群众减免水、电、燃气、有线电视等费用511万元。针对医疗领域典型案件,“室组”联动做实“后半篇文章”,推动卫健系统关口前移抓处方审核,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开创“强富美高”新东台现代化建设崭新篇章的关键一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将按照中央、省市纪委全会和东台市委十五届二次全会部署要求,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坚定不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在新征程中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董继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