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出喜迎二十大亮眼成绩单
8月20日,“勇当排头兵、奋进向未来”迎接党的二十大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专场举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交出亮眼成绩单。
守生态、护资源,绿色底蕴量质并举。严实耕地保护举措,强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与16个镇(场)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实施占补平衡补充耕地并通过验收项目557个,新增耕地4.23万亩。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整治项目,建设项目13个,总投资4.16亿元,建设规模12.37万亩,新增耕地1443.4亩。激发林业发展活力,累计完成成片造林9.36万亩,更新和完善农田林网60万亩,建设省级绿美村庄47个,营造绿色通道270公里,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5.96%。在盐城率先建成市镇村三级林长制体系,常态化开展护林巡查。维护海洋生态文明,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开展浒苔防控,推进海岸线整治修复,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修复。
拓空间、优布局,品质内涵点面共进。突出规划引领,稳步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做优空间规划;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先后组织编制主城区微更新、地下综合管网、充电桩布局等专项规划;加强控规动态维护更新和重要区域城市设计,选优方案、引领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增强陆海联动,高品质编制弶港城市副中心三个层次规划,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坚持效益至上,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加大对低效、闲置土地盘活力度。深度挖掘潜力,全面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构建全新的土地计划分配模式。
促发展、惠民生,服务保障速效同增。高效能保障项目落地,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节点化、节点责任化思路,将征地报批所有环节、全部流程,明确到具体责任单位、时间节点。多渠道集聚发展资金,每年初制订土地出让计划,有序组织土地供应,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积极参与省补充耕地易地指标交易平台交易。深层次释放便民红利,推进建设用地审批和城乡规划许可“多证合一、多审合一”改革;全市首创工程建设项目领域信用容缺审批,全国首创不动产交易、契税、登记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乡镇交易契税代办”模式。全方位维护群众权益,全力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大力推进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接下来,该局将紧扣“四个东台”建设要求,在保障提质、厚植绿底、空间优化、服务民生、夯基赋能等领域推出新举措,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有力的自然资源和规划要素支撑。(刘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