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专精特新”新潮涌动系列报道② 数字见证新征程 蜕变升级攀新高-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要闻 > 正文

“专精特新”新潮涌动系列报道② 数字见证新征程 蜕变升级攀新高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1723     日期:2024-06-12 08:40:03
符合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有能力在细分市场上成长为全球头部,有助于弥补中国在关键领域的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一份题为《2023年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系列白皮书》的报告,对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意义作出的如是概括,契合我市推进企业勇闯专精特新之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预期。考察东

符合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有能力在细分市场上成长为全球头部,有助于弥补中国在关键领域的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

一份题为《2023年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系列白皮书》的报告,对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意义作出的如是概括,契合我市推进企业勇闯专精特新之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预期。考察东台专精特新企业所在区域、行业、企业分布情况,推进产业高端提升、加快产业绿色转型的轨迹清晰可辨。

从总体数量看,企业创成申报数近年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凸显科技创新引领功效。2022年前,每年只有一两家企业零星创成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22年、2023年,分别创成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5家、44家,今年全省首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示名单中,我市总数就与过去两年总数持平。2021年至2022年,我市创成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去年一年创成7家。今年44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已通过盐城市初审。

数据的背后,是我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主抓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不懈努力。招商引资,坚持把项目的科技含量、研发实力、成长属性等作为重要衡量标准。企业转型,坚持以创新引领梯次培育,从项目源到企业端,系统提升创新主体的能级层次。在全市810家规上工业企业中筛选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梯次培育库,建成投产企业纳入一年规上、两年评星、三年高企、四年专精特新、中长期股改上市滚动培育库,通过专家指导、专班跟进、精准把脉、靶向施策,全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628家,国家高企总数达373家,规上企业“智改数转”覆盖率80%,一批企业入选国家5G工厂、国家绿色工厂。

从产业结构看,专精特新企业以高端制造业为主,符合东台智造蜕变升级发展要求。168家专精特新企业中,120多家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之列。20多家新材料企业包括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10多个门类。168家企业中,超过八成企业为历年来投资东台企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而来的包括纺织、建材、金属加工等行业。坚持实体为本、制造为根,我市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

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大健康“三新两特”主导产业快速增长,成为东台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去年,五大主导产业规模超1450亿元,占工业比重提高到85%。16条产业链开票销售813.2亿元,占规上比重达80%。集成电路、晶硅光伏、风电装备等三条重点产业链分别增长40.3%、39.7%、38.3%。另一方面,基数庞大的机械、纺织、建材、食品等传统企业积极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加速传统制造向研发制造、智能制造更新升级。与此同时,建链培育第三代半导体、低空经济、氢能储能等高匹配度的未来产业,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发力突破。

从区域分布看,全市镇区中已有15个镇区创有专精特新企业,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特色鲜明。全市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6家集聚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作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国家绿色园区、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高新区创成省级高端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这里不仅有领胜城科技、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智泰储能、富乐华电子等“三新两特”主导产业及集成电路、晶硅光伏、风电装备等重点产业链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而且汇聚了和信石油、沃特特种材料、迈胜智能、生辉光电、美客鼎嵘智能装备等一大批行业小巨人、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

时堰溱东合金材料、梁垛智能装备、东台镇线缆机械等13个镇级特色园区错位发展,向新而行。水乡名镇时堰、溱东同为里下河三市七镇产业集群重镇,从不锈钢到特钢,两镇紧扣科技创新关键点沿链补强产业,加速企业绿色转型,实现从单一不锈钢加工向合金材料全产业链延伸,从金属零部件制品向成套设备跃升,两镇创成专精特新企业均达17家,领跑全市各镇。时堰镇合金材料、耐火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在追新求变中,从时堰合金材料产业园到后港耐火材料产业集聚区,产业项目沿链聚焦、传统企业加速转型,一派欣欣向荣。中磊、华久、屾盛、百德、新迅达、耀德、江龙、有铭等企业相继迈上专精特新之路,练就独门绝技,踏浪市场潮头。近三年来,全镇实施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达376家,占全镇企业总数的78%,全镇高新技术企业达30家。(赵小石 张一峰 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