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⑦ 高标杆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每一个生态品牌都是一座蕴藏丰厚的发展富矿,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孕育着无限可能。高标杆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用势,需要我们紧贴时代,紧扣发展大势,奋发有为,赢取主动,赢得先机。
寻求绿色发展最优解,让生态变业态。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精心呵护生态环境,坚定不移绿色发展,推进东台产业经济在深度转型中保持坚强韧性和充沛活力。面向未来,我们仍需持续壮大绿色制造支撑力,聚焦主导产业加快绿色转型、培育绿色动能,发展海洋经济、数字经济,不断调轻调优调新产业结构,打造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依托沿海充沛的风光资源和丰富的海洋宝库,协同壮大绿色动力源与蓝色增长极。围绕建设长三角北翼重要新能源基地,聚焦“源网荷储”一体融合,统筹推动滩涂和近远海风光综合高效利用,稳步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加快海上风光同场和陆上集中式光伏项目建设。聚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主动策应全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做大做强海工装备、海洋渔业、生物制品等七大海洋产业,提档升级专业园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形成全域一体的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布局。
做强低碳发展大文章,让资源变资产。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不是选答题,而是必答题。如果说绿色生态是东台最为厚重的底色,那么绿色能源就是东台最为独特的优势,绿色低碳就是东台最富潜力的未来。迎“风” 沐“光”向未来,绿色低碳启新篇,我们正抢抓低碳零碳技术革新爆发点,全力推动资源禀赋转化为产业优势。着力构建“开发+储能+绿电+应用”全周期管理机制,深化绿色金融创新,加速绿电碳汇资源整合入网交易,推进国际标准认证,打通绿电物理可追溯路径。积极探索沿海经济区整园绿电直供、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专线按需直供模式,不断扩大园区绿色能源覆盖面、使用率。支持引导企业推广应用先进绿色技术、工艺和设备,引导更多企业创成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
推进美丽经济快发展,让颜值变价值。绿色是自然的底色,环保是发展的底线,生态是文明的底蕴。建设美丽东台,必须厚植底色、守好底线、夯实底蕴,把生态颜值转化成经济价值,为今人建设绿色银行,为后人释放生态红利。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科学治气、全域治水、精准治土,突出抓好扬尘油烟污染、重点企业减排、城乡水环境治理、养殖尾水监管等领域,系统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治理、修复的现代化水平。叠加用好世遗、非遗两大独特资源,深度做足文旅农旅康旅三篇融合文章,协同推进“四区同创”目标,同步推进西溪争创国家5A级景区、黄海森林公园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条子泥申报国家级生态旅游区、东台争创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让好风景昭示好前景,把生态美化为经济强。
东台的未来,不仅要有产业兴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更要有蓝天白云、清水绿岸、鸟语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