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位基层法治观察员走马上任
日前,我市召开首批基层法治观察员会议,向首批11位基层法治观察员颁发聘书,配发胸牌与工作手册。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行业,我市创新设立“基层法治观察点”“基层法治观察员”等基层“观哨点”,全域推动基层法治观测工作,探索建立以需求采集、研判供给、管理评估为闭环的全过程普法管控机制,系统化、差异化统筹推进精准普法。
此次选聘的首批基层法治观察员涉及各行业领域,紧贴生产生活一线,利于全方面、多维度、零距离观察法治建设具体情况,收集、整理、反映法治领域共性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不断延伸基层法治触角,激活普法末梢“探头”。
江苏正都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国华就在首批受聘的基层法治观察员之列,他也是首批基层法治观察点——东台市企业法治服务研究会的主要负责人,主要进行涉企法治观察与服务。走马上任之后,他积极下沉企业,问企业涉法需求,解相关法律难题。几趟下来,他向市司法局提交了一条建议:“企业涉法问题多,普法需求大,建议多走进企业并围绕阶段需求定期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帮助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基层法治观察员相当于是法治信息的‘收集员’、法治决策的‘参谋员’、法治履职的‘监督员’。作为‘法治前哨’,他们会结合职业背景特点,发挥自身行业资源优势,直面基层法治建设堵点、难点。”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法治难题看得见、把得准,还得能化解。在观察矛盾、反馈问题基础上,我市还积极完善“提出建议-研判分析-成果转化”的闭环处置流程,推动观察建议得以常态化转化,落实“前方需求吹哨,后方响应支持”,切实将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转化为全面依法治市的有力举措。
用好“千里眼”“顺风耳”“铁脚板”,不断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糟心事”。一个个基层法治观察点、一位位基层法治观察员,将撬起基层治理的大能量,推动城市各方面治理更具实效。(贾佳 夏素荣 徐诗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