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走好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含绿量与含金量同步提升
绿色能源跨越式发展,储能设施不断完善;绿色产业动能充沛,经济“含绿量”显著提升;绿色发展步伐坚定,生态画卷“含金”绽放……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化绿色转型,提升生态品质,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示范区,坚定走好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截至10月,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发展到293.7万千瓦,较上年新增38.8万千瓦。新发绿电44.21亿千瓦时,增长28.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5.5%、工业用电量的95.2%;全市水环境质量优良比例继续保持“四个100%”,完成互花米草治理3.6万亩,第三次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在东台召开;条子泥生态岛被列入省2024年“生态岛”试验区试点名单。黄海森林公园以“林业碳汇+林场碳汇收益权”质押,获6000万元融资授信。
百亿晶澳,百日投产。今年企业绿电使用比例超过50%,产品供应全球市场,预计全年开票销售超100亿元。近年来,我市坚定“工业强市”首位战略,深耕五大主导产业、16条重点产业链,集聚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上海电气等新能源头部企业,全市新能源产业营收超500亿元。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国瑞20万千瓦储能电站并网投运,国华风电“小改大”项目建成并网,梁南集中式光伏项目开工建设,135万千瓦海上风电规划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晶东21万千瓦光伏电站主体工程量完成85%。
走进沿海区国瑞新能源储能站,一个个巨大的电池模块像搭积木一样拼接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巨型的“充电宝”。该项目配套36套储能一体机,配套一座110千伏升压站和运维楼,建成光储充放一体化储能电站。项目投产后,绿电企业通过“峰储谷放”释放了绿电产能,减少损耗增加效益,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保障地区能源安全,有效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抢抓新能源风口,我市因地制宜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创新投资建设模式和收益共享机制,助力乡村振兴,增加集体积累。谋划实施“绿电进园区、绿电进企业”工程,加快金融服务中心 BIPV 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建设。条子泥获零碳景区,三仓镇、富安镇获零碳园区认证,和信石油、美客鼎嵘等11家企业申创省级绿色工厂,领胜城科技、广谦电子等4家企业申创国家绿色工厂。
我市拥有85公里海岸线,互花米草除治面积约7.78万亩。10月下旬,第三次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近两年,我市因地制宜、创新探索,先后实施淡水围淹、海水围淹、人工刈割、化学除治等9种治理方法,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野生动物的身影,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初冬时节,站在条子泥条南垦区大堤上,放眼望去,黑脸琵鹭、白鹭、小青脚鹬等珍稀水鸟悠闲觅食。11月份以来,8只小天鹅“组团打卡”条子泥,12只火烈鸟翩翩降临川水湾海岸带新修复湿地。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今年以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系统加强生态多样性保护,牢牢守住“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实现发展含绿量和含金量同步提升,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照进现实,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戴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