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型医共体“东台模式”缘何全国有影响系列报道② 数字缔结一张网 四级服务一体化
市医共体无人机调度中心,操作员轻点鼠标,人民医院无人机起降台上,小飞机缓缓升起,垂直起飞。监控大屏上,透过小飞机视角,繁华的市区、美丽的村庄,依次展现。11分钟后,小飞机在梁垛镇卫生院降落,装上检验样本,返回市区。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我市先人一步,高标准建成“数字健康驾驶舱”,一体化布局“十大中心、二十项共享功能”,数字为纽带,把市龙头医院、农村区域中心、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融为有机整体。低空航线覆盖全市,医疗康养捷足先登。梁垛镇卫生院院长于永胜兴奋地说:“调配药品、送检测样本,过去用物流车配送,最多一天一个来回。现在好了,即时申请即时配送。”
在市“数字健康驾驶舱”,影像心电中心、区域检验中心,集中审方中心、药物配供中心、转诊服务中心……十大中心移步换景,工作人员有条不紊、紧张工作。市人民医院数字健康综合服务科主任张燕介绍:“十大中心连通镇村,在全市建起一所没有围墙的三甲医院。”集中审方中心、远程会诊中心、药物配供中心、区域检验中心和网络心电中心直联到村,影像云诊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两大中心直联到镇,相当于市医院设到了镇里村里。去年,“十大中心”服务逾25万人次,有效打破城乡界限、推动资源共享,节约群众看病就医费用超亿元,群众满意度提高到92.4%。
79岁的陈德书感觉胸闷,赶到安丰镇红安村卫生室时,满头大汗、呼吸困难。村医陈明江当即对他进行心电图检查,信息同步传输到安丰中心卫生院。“ST段抬高,有心梗可能。”卫生院值班医生拨打120,向市人民医院网络心电中心求助。10分钟后,陈德书被抬进救护车,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负责人陆志远、心内科主任徐时平通过120智慧急救中心可视化系统,与120随车医师王鸣持续沟通,商定前后方抢救方案。30分钟后,陈德书被直接送进市人民医院手术室,置入冠脉支架后转危为安。“如果不是村医第一时间发现、市镇村三级医生联动,我的老命不保。”陈德书一提起这事就感叹。
富安镇湾港村年逾八旬的丁大爷因心包积液在市人民医院治疗,病情趋稳。前段时间又不慎受凉咳嗽病情发作。丁爹没有儿子,全靠年逾六旬的侄儿照应,就近住进了富东卫生院,主治医生联通市人民医院、富安镇中心卫生院远程会诊,取得良好疗效。院长崔庆和介绍,上级医院名医定期过来坐诊,远程会诊拿出最优方案,龙头医院帮助读图审片,极大提升了基层卫生院的服务能力,近三年,富东卫生院门诊、住院人员上升逾20%。
放眼苏北,我市镇级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首屈一指,随着紧密型医共体运营机制不断完善,各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更进一步。一直以来,医生开处方难免“经验主义+个人习惯”。现在,集中审方中心覆盖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包括村医在内,全市2496名医生每天开出的1.3万张处方,每张都要先经该中心电子审核,合规处方自动通过,存疑处方将被拦截。在三仓中心卫生院,内科医生周沁梅向记者演示,为一名慢性胃炎患者开具处方,并上传到了集中审方中心,不到一秒,系统就出现了提示,处方被拦截了。周沁梅指给记者看,格列吡嗪缓释片,用药频次应为每天使用1次,但是被开成了每天使用2次;病情诊断为慢性胃炎,处方中却包含盐酸二甲双胍片,适应症不适宜。她说,集中审方倒逼我们每张处方不多开、无错方,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服务能力和工作作风。(蔡凤军 赵小石 张一峰 刘煜 王美富 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