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紧密型医共体“东台模式”缘何全国有影响系列报道③ 重心前移“防在先” 全民共筑“大健康”-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要闻 > 正文

紧密型医共体“东台模式”缘何全国有影响系列报道③ 重心前移“防在先” 全民共筑“大健康”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1035     日期:2024-12-30 09:10:02
12月27日一早,海丰卫生院重大疾病筛查专用接送车就开进了市人民医院。车门打开,人民医院、海丰卫生院专职服务人员搀着4位当日送诊疾病风险人员走进住院部大楼,分类送到内分泌科、呼吸科,请专家诊断。今年,我市面向全体市民发放健康服务“大礼包”,从繁花似锦的晚春,到寒风凛冽的严冬,


12月27日一早,海丰卫生院重大疾病筛查专用接送车就开进了市人民医院。车门打开,人民医院、海丰卫生院专职服务人员搀着4位当日送诊疾病风险人员走进住院部大楼,分类送到内分泌科、呼吸科,请专家诊断。

今年,我市面向全体市民发放健康服务“大礼包”,从繁花似锦的晚春,到寒风凛冽的严冬,市镇村各级医疗联袂互动,“铁脚板+大数据”“健康普惠+专家服务”形成“防、筛、诊、治、管、康”闭环健康管理链条。眼下,重大疾病筛查工作已进入第二阶段,从全市80多万市民中筛查出18万疾病风险人群,由6个农村区域中心、18家镇卫生院集中开展检验检查,预诊风险患者,或专车护送到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会诊,或由两家龙头医院登门义诊。

一直以来,李爹身体硬朗,年近七旬了,还忙上忙下打工赚钱。春天的时候,村医生几次登门,好不容易才帮他填好了重大疾病风险打分表。大数据筛查,把他列入风险人群。入秋时节,村医生通知他要去海丰卫生院检查,得知100元检查费政府、医院贴了80元,自己只要花20元,才勉强同意。不想,还真查出了问题,海丰卫生院查好了又把他送到人民医院请专家进一步诊断,纵膈肿瘤已经非开刀不可了!村医生赶忙帮助他办理入院治疗手续。

市疾控中心疫情数据处理中心负责人臧霞介绍,过去医防融合多为“项目牵引”,以慢病筛查防控为主,主要是针对重点人群。随着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日趋完善,我市不断加大力度推进医防融合由点到面突破。市财政专项安排健康管理工作资金,建立“牵头医院+专病小组+基层网格”的工作体系,依托健康随访中心,将高危易感人群全部推送至健康数据库。市疾控中心和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专病协会联动,综合我市重大疾病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临床预后、医疗负责、生命质量、基层可操作性等因素,确定呼吸、循环、内分泌、消化、生殖五大系统10类疾病,“政府补一点、医院让一点”,精准实施临床检查,排查出风险人员,全部落实分类分色管理。

政府发展为民,群众感受实实在在。伴随着健康东台建设深入推进,市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短短数年,我市中医服务长足发展,中医院升格三级中医院,镇卫生院中医馆、村卫生室中医阁实现全覆盖,中医治未病深入市民百姓心中。

市中医院四楼,治未病科人气超旺。针灸、刮痧、拔罐、推拿、颈腰椎牵引、中药敷贴、耳穴埋籽……各类中医适宜技术“各显神通”,辨识仪、经络仪、音乐治疗仪、电针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中药熏蒸仪……各类现代中医诊疗设备“大展身手”,一间间诊疗室药香浓郁。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负责人陈亦琳说,现在中医治未病真的是老少追捧。在老城区居民聚集的中医院北关院区,服务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在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中医院雅居院区,服务人群青年人占到70%,眼下两个院区每日治未病就诊人数都超过200人(次)。

市民段华民陪读东中上学的儿子,经常熬夜,睡眠差,身体亚健康。朋友把她带到中医院,针灸、拔火罐、隔姜灸……短短半个月调理,人精神了,皮肤好了,体重也减了十来斤。实实在在的效果“震惊”了家人,丈夫跟着她到中医院减肥,效果也不错,儿子久坐颈椎痛影响学习,到医院推拿了一个疗程,得到很大缓解。现在,段华民一家都成了“中医迷”。

中医康养异军突起,四灶卫生院中医服务叫响了名头。中医馆熟练运用针刺、艾灸、刮痧、拔罐、推拿、牵引、敷熨熏浴、中医肛肠治疗仪等中医药适宜技术,不仅惠及周边居民,而且引来邻市、邻镇患者求治。东台镇四灶社区居民黄秀峰颈椎腰椎疼,还有网球肘,多少年了,发作的时候就贴贴膏药、吃吃止疼药。现在,她是中医馆的常客。她说,不能等到有病才来治,“未病先防”很重要!蔡凤军 赵小石 张一峰 刘煜 杨阳 王美富 卞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