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贯彻落实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⑤ 加快协调发展 共促城乡繁荣-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要闻 > 正文

贯彻落实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⑤ 加快协调发展 共促城乡繁荣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1190     日期:2025-01-11 10:05:12
本报评论员中央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省委将“县域经济”定位为重要支撑、发展品牌。在县域板块突破突围,实现发展上的领先率先,我们要更深层次融入长三角、对接大湾区,与上海、苏南等地同频共振、互动融合,借势借力突破时空制约、链接高端要素,巩固强化交通跨越发展、城市能级提升

本报评论员

中央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省委将“县域经济”定位为重要支撑、发展品牌。在县域板块突破突围,实现发展上的领先率先,我们要更深层次融入长三角、对接大湾区,与上海、苏南等地同频共振、互动融合,借势借力突破时空制约、链接高端要素,巩固强化交通跨越发展、城市能级提升“两大支撑”,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让品质城市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构建现代交通体系,乘势突破时空制约。织密陆上立体路网。以高速、铁路两个“一横三纵”和水路“两横一纵”交通网为主干,着力完善通达便捷的对外交通,优化提升市域路网,加快东张高速前期工作,力争如通苏湖北延列入上位规划,加快推进东兴高速及东延建成通车,拓宽城市东西通道,深入研究市域交通与高速路网、过江通道的衔接联通。加快“水运东台”建设,实施航道提级、港口提质、运输提效“三大行动”,推进连申线航道提升和东进大桥、北海大桥拓宽改造,积极争取建立上海港、南通港直达航线和驳运支线,加速融入长三角物流网。大力发展集装箱物流,优化“一箱到底”服务,培育做大航运企业,切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探索布局城际低空航线。启动通用机场前期工作,争创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

提优现代城市品质,建设全龄友好城市。突出宜居韧性智慧,用好城市体检结果,开展范公路、新民路等片区有机更新,加快金融服务中心、鼓楼邻里中心等项目竣工运营,系统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房建设和改善型商品房开发,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便民服务圈,争创国家无障碍城市。突出产城深度融合,经济开发区围绕西区有机更新、内河港作业区建设,加速制造业产城融合;高新区围绕完善生活性物流园、雅居路消费区等功能配套,推动服务业产城融合;西溪景区围绕提升历史人文知名度、联通西溪植物园,深化文旅业产城融合;城南片区围绕加密应急水源地周边路网,引导发展露营、运动、亲子等项目,实现休闲业产城融合。突出历史文脉传承,加大非遗研究传播力度,有效保护考古遗址、历史遗迹、文化遗存,推进戈公振故居、周巍峙纪念馆等名人故居修缮提升,加快创建历史文化名城。

对标业兴民富景美,培植乡村振兴标杆。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坚决扛起稳产保供担当,全力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盐碱地综合利用,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百万吨以上。提质增效现代农业,以工业化思维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聚力突破精深加工,培育链主龙头。深入推进“一镇一园一品”,持续壮大“东台大粮仓”品牌矩阵,创成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优化乡村空间布局和村庄分类,统筹推进农房改善、污水治理和数字乡村建设,保护性修复传统村落,组团式建设和美乡村片区,新创一批省特色田园乡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开展“一村一项目”和经济薄弱村提升行动,更高标准、更实举措纵深推进强村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