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万 从机架数据看发展潜力
算力,数字经济时代赋能各行各业的新质生产力。有研究表明,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将增长1.8‰。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超过900万。“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我国算力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更折射出数字经济时代国家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中国移动副总经理程建军委员说。
900万机架,见证我国算力能力的不断提升。
“机架数量越多,代表着算力规模越大,算力实力更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代表说,我国58.3%的算力中心已连接到国家骨干网,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已全面实现20毫秒时延保障能力,全国65%的省市可以在5毫秒内接入一个算力数据集群。
在900万机架的支撑下,目前,我国算力总规模达280百亿亿次/秒(EFLOPS),位居全球前列。
900万机架,见证算力服务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接入、接入!不到两个月时间里,从科技企业到政务部门,从汽车企业到手机厂商,不少企业和平台纷纷宣布全面接入深度求索(DeepSeek),“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的应用加快推进。
当前我国在工业、教育、医疗、能源等多个领域算力应用项目超过1.3万个。“各行业数字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更加迫切地需要以算力设施为代表的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来畅通要素流动。”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说。(王政 刘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