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城区畅流活水工程全面投运-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要闻 > 正文

城区畅流活水工程全面投运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520     日期:2025-05-09 08:56:21
流水不腐,清波常漾。5月8日,备受瞩目的全市民生实事工程——城区畅流活水工程全面投运,构建起“东引西排、南北畅通、分片调度、整体运行”的全新水网体系,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美景。我市主城区现有内部河道42条,总长度近47公里。水系以何垛河为界,划分为南北两大片区,通过

流水不腐,清波常漾。5月8日,备受瞩目的全市民生实事工程——城区畅流活水工程全面投运,构建起“东引西排、南北畅通、分片调度、整体运行”的全新水网体系,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美景。

我市主城区现有内部河道42条,总长度近47公里。水系以何垛河为界,划分为南北两大片区,通过启闭通榆河、泰东河、串场河、何垛河等主干河道沿线的23座闸涵设施来调节水流,将南、北片区水位分别保持在1.6米和1.8米左右。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水利设施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对水生态环境和防洪排涝的现实需求,泵站提水单一、路径冗长,河道淤积导致水体黑臭,涵闸大排大放的粗放管理模式,让城市既受“水患”之苦,又遭“水荒”之困。

2024年,我市坚持系统思维,推进治理革新,投资3000万元,启动城区畅流活水工程,新建何垛河西闸、拆建北关闸站、改建夏家沟及朝阳河闸站、拆建东亭闸站站房。

何垛河西闸作为核心枢纽,创新采用“底轴驱动+多支点支承”技术,24米宽的钢坝闸门宛如银龙卧波,既能灵活调整卧倒角度精准调控水位,又能在门顶形成独特的“城市小瀑布”景观。“以前一到雨季就担心河水倒灌,旱季又发愁河道断流,现在这座钢闸就像‘水管家’,具备外河挡洪、内河活水的双向功能。”工程建设处主任陈德贵现场演示时,水流从弧形闸顶倾泻而下,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

夏家沟、朝阳河两座闸站同样蕴藏着精妙的“治水智慧”。一体化泵闸将潜水泵巧妙嵌入闸体,打破了传统泵站独立建设的固有模式,实现了“挡水、排涝、补水”三大功能有机融合。

“以往泵站和水闸分开建设,占地面积大且运行效率低,如今一体化设计让排水能力提升了30%以上。”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两座单孔净宽3米的闸站,均配备了每秒1立方米规模的泵站,可从容应对不同天气状况:晴天引活水入城涵养生态,雨时变身强力“排水卫士”,保障城市水系统的顺畅运行,实现引排自如、调蓄有序。升级后的北关闸站成为双向引排枢纽,每日可调配20万立方米活水,相当于为城区河道进行一次全面“换血” 。

“早些年这条河就像一潭死水,你看现在水活起来了,小鱼小虾也多了!”每天下午,70多岁的李大爷都会准时来到何垛河亲水桥“打卡”,抛竿垂钓间,悠闲惬意的时光在潺潺河水中缓缓流淌。

在东亭里某茶楼,凭窗品茗的市民张先生感慨:“推窗见白鹭翩跹,临水闻潺潺清音,这样的营商环境就是金字招牌。”

作为城市防汛体系的重要一环,畅流活水工程的投运显著提升城市抗灾韧性:防洪标准从过去5年一遇跃升至20年一遇,排涝效率提高30%,内河水质提升至三类。

“一城活水照见的是民生温度,更是城市发展的品质。”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汛期已经来临,水务部门将发挥畅流活水工程作用,精准调度、精密监测、精细管理,确保安全度汛,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史晓红/文 张莉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