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本集体土地林权证颁出
近日,头灶镇村民钱某从镇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林权不动产权证书,标志着我市首笔依托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的集体土地林权登记业务正式落地。
林权管理由于涵盖多种权利类型、历史遗留问题多、测量标准混乱,集体林权登记成为不动产登记领域的“硬骨头”。今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选择弶港、头灶、五烈三镇作为试点,通过技术破题与制度创新双管齐下,历时3个月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在技术上,运用卫星定位对52宗林地进行实地测绘,建立“权属核查—图属关联—数据入库—审核登簿”四步工作法,解决了“宗地有属性无图形”“跨村界林权重叠”等痼疾;在制度上,将原有12种林权细类整合为6类法定登记类型,增设“林权边界坐标精度”“权属协议完整性”等10项必填校验字段,并建立“容缺受理”机制,使登记时限从3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成功化解了10余起历史遗留问题。
此次办理集体土地林权证的办法是我市推行数据赋能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的又一成功案例。不动产登记系统与林业资源管理平台实时对接,权利人可通过证书二维码查询林地位置、权属状况、限制信息等,破解证图不符难题。明确权利人对林木的处置权、收益权,为林权抵押、生态补偿核算等奠定基础。年内启动国有林场、集体林权集中区的权籍调查“清零行动”,推行上门测绘+移动终端受理服务,并探索建立林权登记一码关联系统,实现林权流转交易、森林保险等业务一站式办理。(刘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