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新农人吴舒涵在田野上的青春变奏曲-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要闻 > 正文

新农人吴舒涵在田野上的青春变奏曲

来源:未知     点击数:455     日期:2025-07-05 08:53:46
五烈镇甘港村的田间,微风拂过,稻秧翻涌。惜禾农业总经理、甘港村党委副书记吴舒涵穿着简约的工装穿梭其中,仔细查看水稻生长情况,手中的记录本不时记录下作物的状态。几年前,吴舒涵是浙江宁波一家银行的管理人员,过着朝九晚五的都市白领生活。2018年,休产假回到家乡的吴舒涵,望着家中忙

五烈镇甘港村的田间,微风拂过,稻秧翻涌。

惜禾农业总经理、甘港村党委副书记吴舒涵穿着简约的工装穿梭其中,仔细查看水稻生长情况,手中的记录本不时记录下作物的状态。

几年前,吴舒涵是浙江宁波一家银行的管理人员,过着朝九晚五的都市白领生活。2018年,休产假回到家乡的吴舒涵,望着家中忙碌的母亲和广袤的农田,心中泛起涟漪。

“时代进步让我看到了土地的新希望,把现代企业的新理念带进田野就一定能行。”吴舒涵毅然决然辞去银行工作,放弃优厚待遇,回到甘港村投身农业领域,接手舅舅创办的惜禾现代农业,开启了充满挑战的新农人之路。

初涉农业,吴舒涵就遭遇了“下马威”。面对复杂的农事操作和陌生的农业技术,她没有退缩,每天天刚亮,就跟着农户下田,虚心请教农耕技巧。农闲时,她四处参加培训,从农业政策解读到新型种植技术,从农产品营销到智慧农业应用,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那些日子,她的笔记本写满了知识要点,手机里存满了各类农业资料。

经过多年的沉淀积累,吴舒涵意识到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她从规模化经营入手,成立合作社,流转五烈镇7个村近7000亩土地,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将田地划分为六个片区,每个片区配备专人负责,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标准,粮食产量逐年提升,惜禾农业逐渐走上正轨。

在机械化和智慧化的道路上,吴舒涵投入近3000万元,完善农田基础设施,购置先进农机设备,从耕田、插秧到收割、烘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她还积极探索智能农机和大数据在农业中的应用,在田间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气象变化等数据,通过物联网系统远程操控,让农业生产更加精准高效。

她坚持施用有机肥,构建绿色防控体系,减少农药使用。多年发展创建了一系列绿色品牌,旗下的惜禾大米、锦绣黄桃和惜禾翠冠梨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证书,惜禾大米更是荣获江苏“好大米”金奖。如今,惜禾农业已成为省级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吸引周边农户前来学习取经。

一人富不算富,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裕才是她的目标。她的合作社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帮扶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户签订订单,常年以高于国家保护价10%的价格收购粮食,还为农户提供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就任甘港村党委副书记后,她牵头成立“丰收惜禾”人大代表联络站,倾听群众心声,解答种植难题。参与建设甘港新农人创客中心,打造集党性教育、人才孵化和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党建综合体。加快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以“甘港老家”景区为核心,推出旅游采摘、田园沙龙、研学体验等活动,推动全村三业总值超15亿元。

在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投身乡村振兴。戴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