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上半年工业经济量质齐升韧性强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工业强市”首位战略不动摇,将做大规模总量作为核心抓手,推动工业经济规模与质量双提升、创新与转型齐发力,发展韧性与活力竞相迸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工业经济“期中答卷”。
上半年,全市完成全口径工业实时开票销售874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规上工业开票销售达586.5亿元,同比增长11.2%;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11.6%和7.6%,分别高出盐城全市平均水平3.4个和0.7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9%,达26亿千瓦时,彰显实体经济澎湃动能。项目建设跑出“东台速度”,新认定竣工、达产工业项目分别达26个和36个,数量均居盐城首位。
“百亿级领航、十亿级骨干、亿元级支撑”的企业雁阵培育成效显著。13家列入盐城百强企业上半年实现实时开票183亿元,同比增长27.8%,其中天合、晶澳、领胜三家龙头企业分别完成35亿元、31.9亿元、32.5亿元,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核心力量。企业规模实力持续壮大,实时开票超亿元规上企业达99家,纳税超千万元规上企业31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3家,66个列入盐城重点增长点项目发力显著,新增实时开票46.27亿元。
创新引领企业深耕主业,提升技术工艺与品牌价值。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12家,累计658家企业完成专精特新企业入库更新,创新土壤日益肥沃;29家企业获批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获批数218家,总数居盐城首位,37家企业完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东强、星基两家企业作为重点“小巨人”企业已进入公示阶段。富乐德石英半导体材料成功列入江苏省首批次新材料公示名单,为盐城唯一入选项目。55项新技术新产品进入省公示名单,数量占盐城全市近三分之一,彰显我市产业创新的强劲实力。
随着“智改数转网联”战略全面推进,我市数字产业规模与智能化水平同步跃升。新增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16家,总数达190家,实现营收191.9亿元,同比增长20.2%,占全市“四上”企业营收比重达25.7%;新创省先进级智能工厂27家,数量盐城第一;晶澳、领胜、富乐华、捷士通等4家企业申报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荟轩、广谦、贺鸿等5家企业申报国家级5G工厂;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基础级智能工厂(车间)评测覆盖率达32%、盐城第一。
绿色低碳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我市纵深推进绿色转型,持续提升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磊达水泥、中玻等17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节能诊断,实现“一企一策”节能改造项目全覆盖,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绿色制造体系加速构建,4家企业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12家申报省级绿色工厂,高新区成功纳入省级绿色园区培育库。与此同时启动盘活闲置厂房项目28个,盘活面积达24.25万平方米,为产业发展腾出空间、注入活力。
聚焦全年目标任务,我市将完善运行监测和服务企业两大体系,保障经济稳定增长、企业稳产增效;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重大工业项目早竣工快达效;纵深实施“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强化智能工厂梯次培育;持续推进企业节能降碳改造,积极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史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