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烽火里的三种担当——东台抗日救亡侧记-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要闻 > 正文

烽火里的三种担当——东台抗日救亡侧记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745     日期:2025-08-21 09:46:37
周啟汶“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抗日战争时期,东台是苏中区党委机关和新四军一师(苏中军区)的活动基地,也是敌我双方角逐的重要目标。在这方热土上,既有新四军将士在前线与日寇浴血奋战,也有另一群人用自己的方式投身抗日救亡,与前线将士共赴国难 …


周啟汶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抗日战争时期,东台是苏中区党委机关和新四军一师(苏中军区)的活动基地,也是敌我双方角逐的重要目标。在这方热土上,既有新四军将士在前线与日寇浴血奋战,也有另一群人用自己的方式投身抗日救亡,与前线将士共赴国难 ……

活跃在敌后的东台税务员

1940年10月黄桥战役胜利后,根据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指示,决定成立东台税务局。新四军苏北财政经济部部长朱毅率戴修选、汪宝棠、陈国荣等同志来到苏北抗日军政学校驻地,从该校政治队挑选了36名精干的青年同志筹建东台税务局,朱毅部长当众宣布:任命戴修选为东台税务局局长。成立之初的东台税务局随即开展工作,并又招收了10多名同志充实机构。陈毅指挥对税务员作了思想动员。“现在我们收税养活自己,是要把鬼子赶出中国,夺取抗战胜利;因此就要发展新四军,军队壮大了,还要有武器弹药,光靠敌人送给我们是不够的,还要花钱去买;我们要开兵工厂,自己造枪炮弹药。兵员多了,要让他们吃饱,多打胜仗,多消灭鬼子。新四军能不能发展,就靠你们了……”陈毅同志侃侃而谈,“我们新四军的税务人员要廉洁奉公,既是税务员,又是战斗员,还是人民的勤务员,不仅要参加抗日活动,要像新四军一样爱护老百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还要宣传我们的抗日政策,帮助老百姓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在增加税收的同时,还要保护合法商人,打击日寇、汉奸、奸商,不法分子……”陈毅同志的一席话像一盏明灯,为税务员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初创的东台税务局受新四军领导,战时税务工作带有武装收税的性质,税务员着军装,戴“N4A”臂章(也曾经戴过“经济战士”臂章)。1941年2月21日,日伪军第二次占领东台城,安丰、梁垛、富安、时堰、栟茶、角斜、李堡、草堰、白驹、刘庄、大中集、潘家钅敝 、 大中集、小海、一仓、裕华、大赉等也一度被日寇占领,敌人疯狂封锁道路交通,对我苏中根据地进行“扫荡”“蚕食”和“清乡”,残酷推行“三光政策”,税务员经常携带现金与敌人周旋,为了便于行动,完成收税任务,他们换上便衣,怀揣短枪,随时警惕来自不同方向敌人的偷袭。1941年4月,东台税务局从抗日军政大学五分校中挑选两批学员加入。至此,东台税务局的税务干部发展到100多人。在敌人反复扫荡下,税务员们跟随新四军一师二、三、七团一道活动。面对敌人的包围封锁,税务员坚持在敌后数十公里范围之内征税,他们依靠根据地基本群众,团结进步商人,情况紧急时,就隐藏在可靠的群众家里。汪宝棠、黄守仁领导的东台税务分局,克服重重困难,硬是把税收工作深入到敌占区乡镇的边缘地带,甚至征到敌人据点附近。对于顽固不化、不肯配合的伪方人员,则在夜晚由“武工队”进行警告或抓捕,如官坝伪税务所所长,曾长期与我为敌,黄守仁等同志果断将其智擒送往根据地,对其晓以民族大义,终使其改变立场向我靠拢。在武装收税过程中,新四军始终保驾护航,给税务员提供了有利的征税条件,保护了税务员的安全,而且还为县税务局与各分局负责同志配备枪支弹药,这在当时新四军武器匮乏的情况下实属不易。


县委城工部部长独闯敌营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本近卫内阁改变了侵华方针,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苏中抗日根据地面对日伪军的合围清剿,斗争形势更加严峻。陈毅、刘少奇、粟裕、黄克诚等新四军首长曾先后在东台宣传组织指导抗日救亡工作,上海新四军办事处也抽调大量人员支援苏中地区抗日,沈诒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年仅16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未满20岁便参加上海地下党工作。这位出身于浙江嘉兴的名门后代(沈钧儒是他同族伯父),革命意志坚定,他毅然决然放弃上海优渥的家庭生活,来到东台根据地,投身火热的抗日救亡中去。沈诒先是在三仓至弶港一带的滨海区担任区队长兼政治指导员。1943年春,中共东台县委成立城市联络部(后改名为“城市工作部”,以下简称“城工部”),首任城工部部长宋之光卸任后,年仅22岁的沈诒接任城工部部长。时任苏中区党委书记陈丕显指示,为了配合对日大反攻,各地城工部应对日伪军展开强大的政治攻势,开展反伪化斗争;配合抗日民主政府对个别顽固分子进行打击,分化瓦解日伪军。基于此,苏中区党委决定委派沈诒以管文蔚司令员秘书的身份,秘密前往泰州、扬州开展策反工作,但所去的具体地点并不明确,接触对象的政治态度也不明朗。所有的指向表明,这项任务充满凶险,况且此前有郑勇、苏平两名从事地下工作的同志,因为行动不慎,暴露身份而壮烈牺牲。22岁的沈诒深知责任重大,仍毫不犹豫接受党组织的安排,从苏中区党委城工部驻地出发,将四封密信藏在贴身衣袋里。此行凶多吉少,临行前,区党委城工部徐部长再三叮嘱他,行动要谨慎小心,应对要机智灵活,尽管联系的对象难以捉摸,不仅密信不能丢失,更不能再出现类似因暴露身份而牺牲的情形。

经过三天艰难行程,穿过重重封锁,沈诒终于来到日伪军盘踞的泰州,通过内线联系,与对方派来的伪保安团高副官接上了头。

盛夏六月,凭借一身淡蓝色绸布长衫打扮,一副谦谦君子的派头,沈诒很快与年轻的高副官熟络起来,摸清了泰州伪军最近的动向,又不经意间打探到孙良诚属下第五军军长王清瀚驻地在姜堰。沈诒与高副官告别后,不动声色来到姜堰王清瀚司令部,将管司令的信件交给王清瀚。王清瀚阅信后向沈诒表明自己对新四军的政治态度,沈诒据此判定王有争取的可能。初战告捷,沈诒很快回到泰州城,这时的他已经知道了孙良诚儿子伪军某师长孙玉田在泰州的驻地。孙玉田的师部戒备森严很难进入,但从他的部下那里了解到,孙玉田是个戏迷,每天下午都会去泰州大华戏院看戏。于是沈诒提前买票潜入戏院包厢,伺机而动,终于在戏剧开场之后悄悄将信件送达,孙玉田阅信后也向沈诒表明了对新四军的政治态度。

沈诒马不停蹄,避开日寇的盘查,走水路来到扬州孙良诚部,由于事先有人已与孙良诚联系过,遂公开亮明身份,以新四军管司令秘书的身份去见孙良诚。沈诒和孙的私人秘书一番试探性的交谈之后,慎重地将管司令的亲笔信托他转交孙良诚,很快就有了孙的回复,并让其私人秘书安排沈诒住宿,私下宴请沈诒,转达孙良诚对新四军的善意。

沈还打听到孙良诚部下甄参事在扬州城里的住地以及此人的思想动态,甄参事便是沈诒此行联系的最后一个对象。次日一早,沈诒在扬州城里走街串巷,毫无悬念找到甄参事寓所。说明来意之后,沈诒向甄参事递交了新四军管司令的亲笔信。甄参事被新四军诚心诚意感动,痛心疾首地陈述了自甘堕落附逆的行径不可饶恕,决心洗心革面,为新四军效劳。沈诒对他深明大义表示赞赏,并向甄参事了解了城里日伪军布防情况,后归队安全返回根据地。

沈诒不辱使命,单枪匹马充当新四军管司令员信使,不仅了解到扬泰二城伪军布防情况,而且将伪军内部的思想动态摸得一清二楚,顺利完成了上级党组织交给的光荣任务。


安丰宿儒识大体全力支持抗日

钱乾,字少白,16岁考中扬州府秀才第一名。1905年清废科举后考入南京两江法政学堂,接受新式教育,继而又考入北京法政学堂,毕业后任大理院见习推事,不久迁任江西省高等法院推事。民国年间因看不惯官场黑暗,愤然离职回乡,开始他的兴学报国之旅。他欣然受聘接任安丰高等小学校长,凭借一己之力与其社会名望,多方筹措办学经费,广招平民子弟入学,获得社会认可。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挑战封建痼疾,主张男女平权,出资创办私立安丰德馨女子国民学校并任校长,礼聘县内社会贤达任瑶阜、周芥子、牛芷青、周伯藩等担任教职,开东台女子教育先河,一时间声名远播,东台城里不少人也纷纷慕名送子女到安丰读书。钱乾还在1925年与同仁周伯川、汪铁生等创办安丰初级中学,因办学经费筹措困难,难以为继,开办一年半后将其并入东台县中学。此后,钱乾因体弱多病,在家休息。全面抗战爆发以来,安丰曾两次被日寇占领,钱乾虽已不担任教职,但他利用影响力让安丰的学校抵制汪伪政权推行的奴化教育,后学校被迫停课、停办。目睹祖国山河破碎,钱乾多年秉承的教育救国的理想破灭。

尽管如此,饱读诗书的钱乾,想到历代名士抵御外侮的壮举,心系抗日救亡大业。钱乾受其姻亲韩焘堂叔韩国钧(紫石)政治态度影响较深,同情和支持新四军抗战。1940年9月中旬,钱乾在海安面见过黄桥朱履先、扬州胡显伯等社会名流,交流中达成停战息事、一致对外的政治共识。嗣后,钱乾还在朱履先、胡显伯等领衔的苏北民众绅耆各界致重庆诸公的电文上联署,揭露韩德勤假抗日,真摩擦的事实,公开呼吁停止内战,共同抗日。10月,东台解放,东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钱乾真心实意地拥护共产党、新四军团结抗日的主张。10月17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由海安乘汽艇进驻安丰。10月18日上午,陈毅指挥在安丰北都天庙发表著名演讲,说明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蓄意制造苏北摩擦的真相,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号召各界人士团结起来,出钱出力,支持抗战。钱乾聆听了陈毅慷慨激昂的演讲,从中看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很受鼓舞。随后,陈毅召集各界人士座谈会,钱乾作为安丰名士应邀出席。座谈会上,钱乾列陈日寇残暴行径,表示责无旁贷,积极投身抗日大业。他响应陈毅号召,带头捐献百条棉被给正在筹办的抗大五分校。1941年春,钱乾得知新四军药品紧缺,凭借和安丰立德堂大药房以及西医卢剑鸣的关系,以“进药”的名义,从上海购买了磺胺噻唑等大量紧缺药品,冲破日伪的重重封锁,几经辗转,将采购来的药品安全送往三仓的新四军后方医院,暂时缓解了新四军的燃眉之急。

1940年10月18日(农历九月十八)下午,钱氏宅邸迎来高光时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指挥陈毅、副指挥粟裕、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等新四军将领来到这里,看望钱乾,对他用实际行动支持抗战的义举表示感谢,主宾交谈甚欢,钱乾为陈毅一行礼贤下士的行事风格感动,当晚在宅邸设家宴招待三位抗战将领及其随员。席前,钱乾首先表达了对新四军将士的敬重和钦佩,表示捐助抗战是国人应尽之责,陈毅作了热情洋溢的感谢答词,军民情谊十分融洽。钱乾家人亲历了这一切,深受教育和感染,对新四军这支仁义之师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切的体悟。

(作者系东台市政协特聘文史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