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新风尚系列报道 千年爱情传说活起来 全城甜蜜经济火起来——董缘传爱 文明婚尚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一曲《天仙配》让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传说传遍大江南北。如今,这份跨越千年的浪漫,成了我市打造爱情地标、激活“甜蜜经济”的文化密码,更催生出文明婚俗新风尚,让这座“恋爱中的城市”既有烟火气,又满是文明味。
西溪景区的爱心红绿灯与粉色斑马线勾勒出浪漫轮廓,结发街13.14米长的“一纸婚书”雕塑上,字字誓言见证情侣甜蜜;月老祠的红绳许愿墙挂满心愿,姻缘桥的同心锁锁住期许……近年来,我市深挖“董永七仙女”传说的文化根脉,把爱情元素融入城市景观细节,打造出一批既有文化底蕴又受游客青睐的爱情地标,“恋爱中的城市”成了东台最亮眼的标签。
最动人的场景莫过于西溪老槐树下的时空对话:千年之前,董永与七仙女在此槐荫结为连理;如今,婚姻登记中心整体迁入景区,新人手挽红绸走过缀满风铃的姻缘桥,在古槐下系上祝福绸带,于雕梁画栋间领取结婚证。传统婚俗仪式与现代政务服务在此完美交融。景区还创新推出“四季婚典”品牌,在七夕、520等节点举办汉式集体婚礼、森林户外婚礼,新人身着苏绣华服行沃盥礼、诵爱情诗,让3000余名青年在文化浸润中感悟“重承诺、轻物质”的婚恋观。
从文化符号到产业动力,“爱情经济”越做越旺。西溪景区以“天仙缘”为核心,打造《天仙缘》《寻仙缘》实景演艺,夜晚灯光一亮,七仙女的灵动身姿仿佛从传说里走出来,游客沉浸式感受浪漫;景区周边的爱情主题民宿、文创小店生意火爆,形成“白天打卡、夜晚观演、住店消费”的完整产业链。黄海森林公园做好万亩林海文章,在森林驿站搭起森系花廊,在智慧草坪建玻璃婚礼亭,推出的“森林+婚礼”套餐,凭着“听鸟鸣、闻草香、许诺言”的独特体验,成了长三角新人追捧的“婚庆爆款”。
随着爱情地标不断升级,西溪景区、黄海森林公园成了新人办婚礼的“首选地”。这些主题婚礼不搞“讲排场、比阔气”的老一套,服饰用非遗苏绣,流程加“敬茶谢亲”的孝亲环节,让新人与宾客在温馨里感受“文明节俭、有内涵”的婚俗新风。
在打造爱情地标的同时,我市创新推行“服务+治理”双轮驱动模式。西溪景区婚姻登记中心里,粉色装饰墙配中式灯笼,浪漫又温馨;配套的婚礼中心能提供化妆、摄影、仪式策划“一站式服务”,户外颁证“囍广场”有中式礼台,水上婚礼游船装饰着剪纸窗花,每年吸引超1000对新人来登记。同时,明确“五讲四简”改革要求,通过社区宣传栏、短视频平台普及,举办“好家风”讲座,让新风尚走进家家户户。
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给婚俗新风加了“强心剂”。我市出台公职人员婚俗改革“三项制度”:婚前要参加“婚姻责任”专题谈话,办婚事要提前报备规模、礼金,违规办婚事会影响考核。去年以来,全市公职人员婚事平均花费降了40%,带动普通群众转变婚俗观念。在基层,17个镇区的家庭式文化宣传教育站常办“婚俗大家谈”,村居婚俗倡导会通过“村民议事会”定村规民约。梁垛镇临塔村孝贤馆里,党员干部婚丧嫁娶承诺书贴在墙上,写清“彩礼上限、宴席规模”,村民遇“婚俗难题”能随时咨询,让“婚事简办”从纸上规定变成日常实践。
从文化传承到产业发展,从场景创新到移风易俗,这座因爱而生的城市,持续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幸福篇章。(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