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沼碳汇交易在条子泥湿地落地 为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变现提供创新样本
日前,在2025全球滨海论坛生物多样性金融和蓝色经济专题研讨会上,条子泥湿地完成盐沼碳汇交易,标志着我国在滨海蓝碳市场化实践中取得重要突破,为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样本。
这笔交易的买方是国华(江苏)风电,卖方是东台条子泥景区,碳汇量6600吨,交易额150万元,通过购买碳汇、生态修复双向发力,有效促进湿地管护与绿色发展的良性互动。
项目碳汇计量采用厦门大学研发的滨海盐沼生态修复项目碳计量与监测方法,经主管部门与专家评审认定,兼具科学性与适用性。交易在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完成登记,由华测认证有限公司进行第三方核查。
作为中国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条子泥湿地近年来通过退渔还湿、治理互花米草、恢复碱蓬—芦苇植被等系统性修复工程,重建盐沼生态系统1030公顷。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5年,项目区累计碳汇量达6781吨,鸟类种类由380种增至414种,生态效益显著提升。
在沿海经济区、林业部门与厦门大学的共同推动下,条子泥湿地盐沼碳汇产品价值实现创新实践报告发布。从盐沼修复到碳汇变现,条子泥湿地探索出从修复到增汇、交易、反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成功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叶海慧 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