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时堰镇 强镇惠民聚动力 水韵灵动添新彩-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要闻 > 正文

时堰镇 强镇惠民聚动力 水韵灵动添新彩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551     日期:2025-11-19 11:12:07
时堰,一座浸润5000年良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一座高质量发展活力迸发的全国千强镇。地处盐城、南通、泰州三市交会处,时堰是全国百强金东台西南门户重镇、中国特钢产业基地。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重任,全镇上下紧扣市委“一二三四”总体布局,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把全市

时堰,一座浸润5000年良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一座高质量发展活力迸发的全国千强镇。

地处盐城、南通、泰州三市交会处,时堰是全国百强金东台西南门户重镇、中国特钢产业基地。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重任,全镇上下紧扣市委“一二三四”总体布局,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把全市所需、政府所能、企业所求、群众所盼更好地统筹起来,以系统观念谋篇布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稳中求变、难中求成、干中求胜,在实干奋进中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

  

聚力转型

夯实镇域经济攀高基石

时堰镇紧扣科技创新、先进工艺、绿色低碳、安全环保、合作重组五大转型方向,以“抓增量扩规模、抓存量促升级”双轮驱动,推动镇域经济逆势攀高。去年,工业实时开票销售128亿元,跃居东台各镇之首;今年1-10月全口径工业实时开票109.57亿元,持续保持稳健增长势头,全镇“四上企业”新增16家,其中规上工业新增6家,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科技创新抢先机。全镇累计培育国家高企47家、省“专精特新”企业16家,伊勉特、恒大微波等企业建成省级智能化车间,盛丰科技实现市场布局转型,前10个月实现开票销售1.27亿元,同比增长76%。先进工艺提效能。迅瑞特种合金打造一体化智能工厂,6000个库位的数字化智能仓实现全流程追溯,产能较传统生产线提升3倍,年销售突破3.5亿元,产品配套上汽、中车等龙头企业。绿色低碳谋长远。联众公司实施低氮高端智能化改造,年新增开票10亿元,实现绿色生产与效益提升双赢。安全环保守底线。苏创公司转型热轧不锈钢生产线,投入数千万元打造封闭环保生产线,全镇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实现污染物减排,筑牢生态发展屏障。合作重组焕生机。正祥公司与南钢集团合作转型生产电力角钢,预计年新增开票15亿元。

依托泰东河时堰内河港,时堰镇抢抓“水运东台”机遇,规划改造2000吨级集装箱码头,打造与上海港联动的“一单制”物流体系,5年目标实现10万箱运输量。总投资10亿元的泰利源特种合金材料供应链中心项目,联合浙江友谊、山东盛阳、河南金汇、河南长海等头部企业,构建年销售60万吨不锈钢制品的商贸物流枢纽,为里下河不锈钢产业集群降本增效。

精心描绘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锚定“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目标,时堰镇以安时公路、610省道两条线路为轴,以红庄村、周舍村为点,先行先试,以点促面,整镇推进29个村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让田园变公园、乡村变景区。

安时公路沿线,红庄示范立标杆。作为省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特色田园乡村,红庄村以“红庄让你红起来”为主题,打造乡村田园综合体与产业综合体,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成为时堰乡村建设的样板标杆。610省道沿线,周舍蜕变启新程。作为传统农业村,周舍村按“一年过半、两年翻番、三年超百万”目标,推进36项民生实事与富民项目。周舍大桥重建、道路黑色化改造、河道生态整治等工程加速推进,光伏屋顶、共享充电桩、普惠金融驿站等项目带动集体增收,2026年将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破80万元。该村同步规划农产品展销中心、休闲垂钓基地,培育手工加工合作社,走出“农文旅”融合的富民之路。

全镇5个省级传统村落串珠成链,陶庄古石桥、时堰石板街等古迹得到精心呵护,“一心、两脉、多片”的历史文化保护格局逐步形成,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向国家级目标稳步迈进。农村人居环境“六位一体”长效管护落地见效,完成户厕改造801座,创建美丽庭院4592户,33条疏浚河道与8条省级生态河道交织成网,绘就水乡宜居画卷。

放眼未来

建设承古萌新教育强镇

千年文脉滋养教育沃土,时堰镇深挖“人杰地灵”的文化基因,将历史底蕴与现代教育融合,全力建设教育强镇,让千年古镇的文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古蕴绵长,名人辈出润乡土。从清代水利学家冯道立、教师节首倡者邰爽秋,到当代草圣高二适、雕塑大师吴为山,再到中国科学院院士时松海,时堰孕育的先贤名士遍布各界。五星蒋庄遗址、冯道立故居、务本堂水龙会所等文化遗存,与木雕等非遗项目共同构成教育的鲜活教材。今风浩荡,优质教育惠民生。构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学段就近入学体系,投资建设的公办幼儿园按省优质标准打造,13017平方米智慧园区成为150名幼儿的成长乐园。时堰中学通过“青蓝工程”与对外研修,培育出11名国家、省级表彰教师,校友伍祥东设立10年1000万元“仁智奖学金”,助力学子追梦。文化铸魂,五育并举育新人。持续20余年的青少年德育学校扎根乡野,非遗项目进校园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精网微格、乡堰成徽”党建品牌引领下,文化惠民演出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让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心灵。

如今的时堰镇,中心卫生院获评二级综合性医院,22个村级无人机药品配送点打通“低空生命线”;水乡人家日间照料中心日均服务80人次,标准化养老服务覆盖全镇;肯德基入驻、商业综合体投用,集镇功能持续完善。全国千强镇排名第611位,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镇、省级文明镇等荣誉加持,这座千年古镇正以“产业强、乡村美、教育兴、民生优”的崭新姿态,迎接四海宾朋。组稿:朱慧敏 张一峰 刘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