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黄海森林公园 从“森呼吸”到“治愈系”的“两山”实践-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要闻 > 正文

黄海森林公园 从“森呼吸”到“治愈系”的“两山”实践

来源:东台日报     点击数:399     日期:2025-11-19 11:33:07
一片林的故事,不只是种树;一片绿的传奇,超出了景观。站在黄海森林公园的林荫中,你我都俨然成了自然的宠儿,被蓝天、林风以及一棵棵树包裹。于是,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奔波、忘记了纷纷扰扰。把心交给森林,森林自会赐予你一整个儿的治愈银河。是的,不仅是深呼吸,近年来,黄海森林公园不断

一片林的故事,不只是种树;

一片绿的传奇,超出了景观。

站在黄海森林公园的林荫中,你我都俨然成了自然的宠儿,被蓝天、林风以及一棵棵树包裹。

于是,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奔波、忘记了纷纷扰扰。

把心交给森林,森林自会赐予你一整个儿的治愈银河。

是的,不仅是深呼吸,近年来,黄海森林公园不断从传统林业经营到现代生态旅游度假区转型,卖苗木、卖风景,都已经成为过去式,今天的黄海森林公园,正以“卖生活”,铺展业态升级新路径,提炼出“文化引领、资源活化、需求导向、创新驱动、标准赋能”五大方法论,为同类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

文化铸魂 以精神内涵引领业态升级方向

文化是旅游业态转型的核心灵魂,黄海森林公园深挖“黄海林工”文化内涵,将红色基因融入绿色发展,构建了完整的文化价值体系。

林工文化提炼与传承:系统梳理60年发展史,划分“艰苦奋斗、科学求真、守正创新、绿色发展”四个历史阶段,提炼出了“艰苦奋斗、科学求真、守正创新、绿色发展”的十六字精神内核。建设1965木工厂、水杉纪念林等实体载体,使抽象精神具象化、可感知。

企业文化与旅游服务融合:创建“森林一家亲”服务理念,打造“嗨森林”微笑服务体系,每季度评选“美丽森林人”,每年举办“高手在一线”技能竞赛,并将听障员工“熊大熊二”的感人事迹转化为服务文化IP。

红色基因与生态教育结合:开发“重走1965”研学课程,设计林业劳动体验项目,组织参观林场旧址、老物件展览,讲述知青拓荒故事。同时,将徐同生滚身灭火、朱龙山科研攻关等典型事迹转化为情景剧演出。

文化赋能使黄海森林摆脱了“有生态无文化”的困境,实现了从物质景观到精神IP的升华,为业态创新提供了价值引领。

资源活化 多维转化生态资产价值

黄海森林公园突破传统林业思维,通过复合利用、空间重构、产业融合等方式,实现了生态资源的多维价值转化。

发展“林农、林花、林药、林苗、林牧、林果”六结合复合经济。林下种植灵芝、铁皮石斛等高附加值作物,开发银杏粉、灵芝粉等衍生产品,实现林地资源立体开发。

水塔变森林之眼,仓库变花间亭高档酒店,科普馆升级为木育森林体验馆,一处处闲置资产被创意改造。

大草坪举办白天露营野餐+夜间露天电影;水上森林拥有观光栈道+皮划艇体验;空中走廊成为生态观光+瑜伽健身平台,在这里,生态空间不断实现功能叠加。

春季举办半程马拉松,夏季围绕低5℃纳凉节推出一系列水上项目,秋季打造森林奇遇亲子系列活动,冬季开发水杉红了摄影季,一年四季,黄海森林做到了季节资源全时利用。

一系列资源活化的举措,使得黄海森林实现了从单一林木产出到“生态+旅游+教育+健康”多元产出的转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提升10倍以上。

需求导向 构建全客层体验场景体系

黄海森林公园精准细分客群需求,打造差异化体验场景,实现了从大众观光到分众度假的转变。

园区对客群进行了细分与产品匹配,面向亲子家庭“互动教育”的核心需求,提供萌宠岛、木育森林等对应产品;面向青年群体“社交打卡”的核心需求,提供森林之眼、Outdoormix等对应产品;面向银发群体“康养休闲”的核心需求,提供森林浴步道、跟着节气过日子的对应产品;面向商务客群“品质会务”的核心需求,则提供美居酒店、会议中心的对应产品。

同时,创新体验场景。森林里有发呆咖啡吧、森林冥想亭、星空观景台等治愈系场景;有零碳体育公园、水上运动中心、骑行绿道等运动系场景;有林工记忆馆、非遗工坊等文化系场景;也有森林下午茶、美居自助餐、森林淮扬菜等美食系场景。

在黄海森林公园,“3小时、6小时、24小时”差异化游线的选择,“早观鸟、午研学、晚观星”时序产品的选择,满足了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森林还推出“门票+体验+餐饮+住宿”套票组合,通过需求精准对接,黄海森林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0.5天延长至2.3天,过夜率提升300%,二次消费占比从15%提升至45%。

创新驱动 构建业态持续进化机制

为确保业态持续迭代升级,黄海森林公园还建立了一套动态创新的工作机制。

决策机制创新上,既有老渔家等公管私营管理模式,也引进outdoormix等专业运营商实现轻资产运营,同时引进德克士、星巴克、DQ等品牌加盟。此外,还联合投资运营极享户外水上运动、路亚垂钓中心等混合所有制管理模式。

技术应用创新上,建设了智慧森林系统,实现客流、安全、森林消防等实时监测,并应用VR技术开发“林场记忆”沉浸体验。

人才机制创新上,实施“入森计划”吸引年轻专业人才,设立“创新贡献奖”激励员工提案,与高校共建“森林实习基地”。

一系列创新机制,使黄海森林年均新增业态5个,淘汰落后业态3个,始终保持30%左右的内容更新率。

标准赋能 建立高质量发展保障体系

黄海森林公园将标准化建设作为业态升级的基础工程,构建了全方位的标准体系。

服务标准上,制定《“嗨森林”服务标准128条》,建立服务问题“30分钟响应”机制。

生态保护上,执行“建筑高度不超过树高”的规划控制,实施“每日最大承载量”动态管理。

低碳运营上,启动江苏首家碳汇银行,推行低碳运行酒店。

品牌管理上,统一“黄海森林度假区”视觉识别系统,建立游客满意度月度测评制度。

标准化建设使黄海森林成功创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游客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2%以上,投诉处理满意率达100%。

向绿而生,又不只是绿。一年年的持续升级,黄海森林的发展模式为平原地区人工林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也彰显了“两山”理念在沿海地区的实践活力。组稿:柳小进 余海洋 余乐 陈美林 刘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