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推进有序
8月21日上午,在五烈镇镇南村,四辆粪污资源利用车将处理过的沼液,通过灌溉水渠漫入到1800亩水稻生产基地,实现“污染源”向“营养源”转变。“既省力,效果又好。”惜禾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吴舒涵表示,正值水稻破口节点,施用这些沼液,含钾量高,对提高稻谷口感很有效。
种养结合是实现畜禽废弃物变废为宝、减少化肥使用、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路径。记者从市农业部门了解,今年国家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江苏省是全国17个试点省份之一。我市获批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全省30家申报16家获批,盐城市4家申报,仅东台和射阳2家获批。该项目由国家财政部每年补贴1000万元,计划用3-5年时间,探索形成整县种养结合运行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养殖场户、服务组织和种植主体紧密衔接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带动县域内粪污基本还田,进一步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产品品质提升。
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是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的需要,也是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市聚焦重点内容,积极构建市镇村三级联动为主体、合作科研院所为依托、社会化服务主体为补充的项目推进机制,公开遴选了15个项目实施主体,扶持一批开展粪肥收集、处理、还田施用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打通种养循环堵点,把握关键环节,强化过程监管,着力构建整县推进种养循环农业新机制,形成农业绿色发展新格局。(戴海波 荀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