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洋镇对症下药办实事提升群众满意度
“这茬地的收成关系着30多个乡亲的压岁钱呢。”这几天,正值水稻扬花孕穗期,众新村党总支书记王亚清时不时抽空来到村里的责任田转转,看到眼前的秋日稻田美景,王亚清开心地笑了。
唐洋镇众新村进行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解决老年人种田难,是该镇学党史“对症下药”办实事的一个缩影。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全镇21个村党总支做到思想入群众,工作走实际,深入农家把脉问诊,集思广益汇总“为民办实事”清单,对症下药办实事,将人力、财力、物力用在刀刃上,好事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种田难,有招数。随着农村大量劳力进城务工,在家操持田地的老年人居多,他们的种田技术和理念无法与时俱进,如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是当下村干部学史力行的有力体现。众新、唐胜等村根据田多劳力少又老化的实际,策应群众呼声,开展土地流转,由集体经营,年底分发红利,既增加集体积累,又增加群众收入,此举得到百姓赞扬和肯定。
新元、中苴、安建等村根据实情,将道路亮化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之首,多措并举筹措资金,按序有质高效安装路灯。十里、新储、官坝、张灶等村深入田间地头,核实破损涵洞、泥土路面,及时铺筑断头水泥路、修补破损涵洞、整治机耕道,方便村民出行。乐元、鼓劲、联灶等村实施“以鱼养河”生态治理模式,既清洁了河道,又让百姓得到实惠。(张莉琳 蒋粉娟 周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