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法治引领 绘就幸福底色 全面依法治市持续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
市党政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现法治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东台最懂你”营商环境品牌越擦越亮;村居法律顾问制度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乡村善治”焕发新的活力;全民普法内容更丰盛、形式更新颖、主题更多元,法治氛围愈加浓厚……
日前,江苏省2021年度上半年群众安全感测评结果新鲜出炉,东台群众安全感达到99.62%,连续三年在盐城各县(市、区)中位列第一。护航发展进企业,法治教育进基层,安民惠民进网格,争先创优进单位。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法治东台、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群众法治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餐饮安全你我同查”暨“周来周到”现场直播,执法人员从前厅到后厨,对餐饮企业食品原料、餐饮具消毒、健康证公示、环境卫生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检查,通过阳光、透明的“零距离”执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收获大波网民即时点赞。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我市法治政府建设的缩影。从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行政规范性文件必须通过合法性审查,到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同一事项“全市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再到全面规范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以及城市管理等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清单……我市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改革和公正文明执法等方面多点推动,实招迭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速,有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智能+全链通”“一照多址+一照通行”服务机制全省首开;今年上半年新增减税降费1.3亿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获省政府激励表彰……一系列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亮点纷呈,展示着法治政府建设的累累硕果,更标注着全面依法治市的前进步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正逐渐成为我市法治政府的关联热词,为在新的历史起点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设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新东台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积极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解决群众焦心事、烦心事、操心事、忧心事,让法治更有温度,是依法治市的应有之义。
“非常感谢你们,在网上就帮我解决了工资问题。虽然远隔两千多公里,但依然妥善解决了我的纠纷。”此前,云南大学生程某发来微信,感谢市矛盾调处服务中心和法律援助中心在解决寒假打工欠薪一事上给予他的帮助。
通过“云调解”化解纠纷,我市创新实施“法援惠民生·拓展工程”,提供“线上+线下”服务,形成“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网上办理”三位一体的法律援助网络,先后为近992名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接待群众咨询1580多人次。
针对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我市法治惠民服务更加注重精准性和导向性。实施“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全覆盖和“法律服务进村居”活动,明确每个法律顾问每月提供不少于8小时的法律服务。“小事不出网格、片区,大事不出社区”,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公证云”服务平台提供四大类73种“全周期”“全流程”在线申办服务。据了解,今年有2410名农村“法律明白人”活跃在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化解矛盾纠纷2000多件,98%以上的矛盾纠纷在镇村得到化解,为谱写善治乡村东台篇章作出重要贡献。
依法治市不仅考验着行政人员的法治思维,更需要广大群众在知法、守法、用法上同向发力,加快培育形成全民法治信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打造宣讲“百人团”,组织镇区、部门、企事业单位、村居、社区法律顾问以及公职律师、学校法治副校长,聚焦群众关心的法律热点问题,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讲座1104场,开展法律咨询等活动56场。打造宣传“组阵地”,提档升级市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增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专厅,全面更新市法治文化广场,各镇村依托户外显示屏、法治宣传长廊、法治庭院等,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打造法治文化推送“云平台”,通过“法治东台”微信公众号、“法润民生”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常态化推送法治文化产品,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法治素养。
改革发展稳定,离不开法治护航;经济社会发展,有赖于法治赋能;百姓平安福祉,靠的是法治守卫。为民当先,实干为先,进位争先,持续推进全面依法治市,让制度更加成熟,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东台人民也必将更具获得感、幸福感。(丁然 戴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