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写下党建领航生动篇章
筑牢党建基 坚守初心红
乡村振兴写下党建领航生动篇章
前不久,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拟认定名单公示揭晓,梁垛镇、安丰镇红安村入选。一镇一村喜提国字号金名片,是我市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的生动体现。
2021年,我市锚定“绿色智造地、生态康养城”战略定位,推动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一以贯之探索以基层党建为统领、以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为根基、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以农村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底色的“1+4+1+1”东台路径,更深层次建立健全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引领东台乡村走向善治。通过实施乡村振兴党建领航行动、党建360强基工程、党建示范点示范带建设,在建强基层党组织、建强干部人才队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等方面发力,为乡村振兴写下党建领航的生动注脚。
梁垛镇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得益于基层党组织强大的堡垒作用。该镇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体系,大力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打造出党建引领、活力迸发、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临塔、梁垛、梁西、永和、中联、安洋等村荣获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梁垛村通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复评,崔卫香家庭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王海琴家庭荣获省文明家庭。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我市全面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一反馈一监督”制度,推广“两份清单、一份协议、双向评估”村居治理模式,不断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东台镇金墩社区4个“111”工作法入选全国100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安丰镇红安村“1359”社区工作法被《中国民政》宣传推广,南沈灶镇天鹅村成功入选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单位。依托“8镇11村”“7镇7村”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区创建,建立“五个一”统筹协调机制,打造艺术红庄、孝贤临塔等一批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南沈灶镇“椒乡徽映”、富安镇“丝路心语”、三仓镇“红仓绿园”、弶港镇“红帆引航”等一大批乡村善治品牌闪耀在强村富民一线。
在弶港镇八里村,共产党员黄国余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口皆碑,虽然已逾古稀,但他一心向党,服务为民。退休后自学法律,主动当好村民的“评判员”“老舅爹”,为群众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在村里装路灯、修马路、疫情防控等关键时刻,黄老更是毫不吝啬口袋,第一时间站出来捐款出力。黄国余这种向上向善、年老心更红的情怀,形成一股强大的感染力,影响着身边人。
在头灶镇梁东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黄鹏程是个90后,自大学毕业后进入农村基层一线工作,一干就是9年多。到任梁东村党总支书记后,黄鹏程结合本村实际,与村两委会一班人制订切实可行的强村富民计划,积极动员种植养殖大户兴办家庭农场、合作社,成立村土地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性经营和种植,在他的带动下,村集体收入从原来的每年0.89万元增加到现在的每年41.39万元。
在唐洋镇联灶村,党总支书记王晓林自2017年开始,对村内三号沟河进行清淤疏浚、美化绿化、生态护坡等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以鱼养河”。通过几年的治理管护,河道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提升。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我市紧紧依靠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主阵地,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涌现出西瓜老王、青椒老徐、抗疫先锋、黄海林工等一批优秀党员和党员群体,与群众同频共振。
南沈灶镇天鹅村,一张小小的积分卡在村民之间颇为盛行,有荣获先进个人、参加志愿服务或见义勇为等,就会得分,相反参加邪教组织、破坏环境卫生秩序、酒后驾车等行为则会减分。积分包含了基础分、奖励分和处罚分三部分,每季度村里都会给村民对照打分,积分靠前的村民不仅能获得表彰,还可以用积分兑换礼品。
安丰镇红安村推进党的建设与网格化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的“党建+全要素网格服务”新构架。1个村党总支是核心,10个网络党小组是关键,100个党员中心户、文明示范户是枢纽,全村近千农民家庭和在红安投资发展、创业务工的新红安人是根基。村里党群服务中心不设书记、主任室,取而代之的是调解室、司法站、民兵工作室等功能室和全村居民共享的活动室,全村人人思发展、个个话改革,先后被评为省文明村、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省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扩大乡村治理的群众参与度,天鹅村、红安村是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推动乡村振兴的典型。积极调动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市通过强化思想引领,依托党校教育、主题活动、专项培训等,采取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理论实践相结合等方式,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决策部署,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不断健全,村规民约更加完善,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班雪凡 刘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