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挟历史之蕴藉,源远流长!

完成人生大事收获稳稳幸福-东台报业网

当前位置:东台报业网 > 综合 > 正文

完成人生大事收获稳稳幸福

来源:未知     点击数:968     日期:2022-02-14 10:19:51
在东台——完成人生大事收获稳稳幸福 出生、上学、就业、结婚、退休……这些看似寻常、每天发生的小事,却是每个人极为重要的人生大事。过去的一年,每一个在东台踏实努力的你我他,乐观生活,积极进取,感受着城

在东台——

完成人生大事收获稳稳幸福

出生、上学、就业、结婚、退休……这些看似寻常、每天发生的小事,却是每个人极为重要的人生大事。过去的一年,每一个在东台踏实努力的你我他,乐观生活,积极进取,感受着城市发展带来的便利,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新生命 新期望

从三口之家变成了四口之家,这是二胎妈妈吕蓉去年最大的收获。从得知怀孕喜讯到顺利分娩,整个孕期她都很开心,很期待。和3年前生大宝相比,吕蓉说,很多流程得心应手,很多观感耳目一新。

有了生头胎的经验,吕蓉早早准备起建卡、产检等事宜。有别于之前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排队、等候,近年来妇幼部门、科室转型升级、开门问诊,这回她再不需要担心排队、插队等问题,在手机上一键预约,院方会按时排班,来到门诊也有专人引导和服务。产检医生从建卡开始就详细介绍了整个孕期要注意什么,每次产检也耐心讲解各阶段该做的检查及注意事项。

这次分娩,吕蓉还发现了个“小彩蛋”,那就是生产过程几乎没有特别疼痛。这归功于产科医生剖宫产做横切口的娴熟技术,更有利于产后“创伤”的护理。产后护理人员也细致地为她进行了中医全身按摩,引导她放松缓解伤口疼痛,尽早恢复气血。

住的是VIP母婴服务中心,有开放式小厨房,辅助性卫浴;儿科医生为宝宝制定专业、科学的哺育方案;专业的康复师和中医师帮助制定个性化的产后康复项目,吕蓉享受到贴心的服务。不久之后,她还要来接受专业的中医调养和骨盆恢复,恢复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

从手足无措地换尿布、喂奶到可以接受产后体质调理、营养检查等优质服务,吕蓉的生娃之路也是我市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缩影。近年来,我市引进产科硬件设施设备,优化妇幼服务环境,提升临床保健能力,实施高危孕产妇“五色”管理,加快危急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两个中心”建设,建立跨医院跨学科联合救治制度……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温暖着广大妇幼,守护其健康和幸福。

入学堂 助梦想

“去年上半年房子装修好就搬过来了,孩子正好也同步入学……”在高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外,小韩夫妇一脸兴奋地告诉记者一年的收获。去年九月,小韩夫妇举家从兴化搬到东台,他们的儿子也背上书包,开始了“读书郎”生活。和他一起开启在东学习生涯的,还有200多名客籍职工子女。

小韩夫妇下定决心在东台落户,是因为多次来东台谈生意时,见证了实验中学城东分校小学楼的扩建,听说了周边完备的小、初、高中学校教育配套。过去的一年,唐洋镇小学、富安镇小学、东中综合楼……一批新项目加快推进,学习环境不断改善,高质量教育体系加速构成,优质教育资源扩容升级。“面子”美观的同时还有着“里子”的“帮衬”,456台直饮水设备,1278间安装了LED绿色灯具的教室,23000套新国标课桌椅,55个改造升级的厕所,10所条件完善的农村学校浴室……这一串串实打实的数据,让广大少年儿童在校学习、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提高。

乒乓球、田径、书法、合唱、观影……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助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实现课后服务“5+2”全覆盖,学生参与率达96.7%。各校深挖本土资源,打造学校特色。市第二实验小学将“红帆”文化融入课后延时活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各镇区学校分别邀请溱湖刻纸、麦秆画、锡剧等“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展现多姿多彩的非遗体验课程,培养孩子们传承与保护非遗的兴趣和责任。

此前,我市初中和小学各7个教育联盟已举办过多次教育沙龙,走遍唐洋、富安、溱东等镇区学校交流、调研,教研员、授课教师、听课教师们齐聚一堂、畅所欲言,传授方法,共同评课、议课。“听说马上还有定制家庭教育课程,我们准备过两天去学学。”小韩告诉记者。“家庭教育百场巡讲”已走过多家学校,给家长们传授科学育儿、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等课程,定制菜单式课程以供选择,让家长以更加专业的方式给予孩子成长更好地引领。

迎喜事 喜洋洋

“回到家乡完成人生大事特别开心。”2021年,在外地多年的露露选择回东台工作,并和男友小曹幸福地迈入婚姻殿堂。领证当天,小两口一起逛了“天仙缘”小镇,感受董永七仙女的爱情故事,踏在结发街铭刻了1314句爱情寄语的青石板上,留下新婚纪念。东台的“仙缘文化”一直是露露在外津津乐道并引以为豪的话题,2021年4月,我市被列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看到新闻的她第一反应就是:“我要回家领证结婚。”带上捧花和戒指,两人在手机上完成了预约,到时间直奔婚姻登记处,“登记人员高效办理,感觉舒心、顺心。”露露开心地展示着自己的结婚证,憧憬着美好生活。

不仅如此,露露也当上了文明简约婚礼的践行者。此前,她幻想过一场盛大的婚礼,但最后选择在家附近的经济型酒店宴请较为亲近的亲友,“简单就好,开心就好。”她表示。为了倡导先进婚姻家庭文化,探索东台特色婚俗改革新路径,过去的一年,我市举办“东台婚俗改革青年说”,和广大青年一起分享文明婚俗观,举办“清正家风”主题活动,将婚俗新理念送进小区楼宇、送到村庄田头。在董永七仙女文化园和黄海森林公园举办汉文化特色婚礼、纪念婚礼、户外婚礼等,引领东台特色的婚俗新风尚。去年,我市3000多名青年男女在“文明婚俗”的影响下,转变思想观念,弘扬文明节俭,组建起幸福、美满的家庭。

在露露领证两个月后,新落成的市婚姻登记中心正式“开门迎囍”,配套建设完善婚礼中心、户外颁证“囍广场”、水上婚礼游船等,同时拓展完善服务功能,设立教育辅导室、法律咨询室、婚检中心等服务场所,专业人才队伍提供婚育辅导,促进婚姻家庭关系健康发展。各镇区纷纷建立起家庭式文化宣传教育站、村居婚俗倡导会,开展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宣传工作,以文明为新人祝福,为新婚见证。

还年轻 再出发

“真心感激你们,我要给你们送锦旗,写表扬信!”前不久,朱双林在市政务服务中心退休服务窗口完成了他“特殊”的退休手续办理。老朱是原东台市皮革厂的下岗职工,下岗后一直没有继续缴养老保险,后来听说可以办理特殊工种提前退休,便来到窗口询问。窗口人员小潘计算出他工龄在15年以上,只是记载特殊工种的资料不全,他的“退休愿望”只能搁置。转眼几个月过去,老朱多次去窗口反映情况、提供佐证。为了一丝渺茫的希望,小潘一边细心记下老朱提供的线索,一边和市托管中心的人员多次挤在闷热的仓库里,解开陈旧的资料,翻表单,查车间记载,终于查找到一份1992年5月的可以佐证朱双林工种的重要资料。历时大半年,老朱终于顺利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

2021年,全市5300余名退休职工和老朱一样享受到了贴心的退休服务。这份贴心体现在退休审批初审、复审、个人账户维护、退休待遇核定、核发退休证等事项依托省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一窗通办、一站办结、立等可取”;也体现在人社局养老保险科对全市下岗职工,全部实行提前一个月预审和完善档案资料,极大缩减了周转和等待时间。工作人员还走进企业,集中预核退休职工档案,查找核实退休相关资料。此外,人社部门积极与医保、公积金、卫健委等部门协调对接,加强业务整合优化,医保退休、公积金和独生子女费领取将在企业职工退休窗口快速运转,集成办结,一站到位,退休人员轻轻松松退休,乐享幸福生活。

退休后,很多老年人选择开启“花样生活”。如今,踊跃走进老年大学,成为许多人退休生活的重要内容。

前不久,市中医院、市老年大学联合开办的中医理论班正式开课,吸引了近百名老年学员参与。市中医院医务人员现场讲述中医“扶正气 治未病”的知识,台上热情洋溢,台下认真倾听,互动热情不减。

从舞蹈、器乐、体育、书画,到最近红火的保健、计算机等,老年大学已开设30多个班,每学期学员近2000人次。很多老人抱着尝鲜的想法来到老年大学后,被丰富的课程所吸引,一年接着一年学。据不完全统计,建校以来,学习十年以上的老年人占30%,学习五年以上的老年人占85%。老年大学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求,更是老人们老有所乐的精神家园。

记者 刘煜 通讯员 丁秀芹 实习生 陈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