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绘就高品质生活
这是安徽人韩静来东台工作的第2年,短短两年间,她从家里只能用太阳能热水器到天然气登门入户,从下班停车难到小区里新增了停车位,从周末没地方娱乐到特色街区、商圈陆续出现……城市发展带来的改变沁润到她生活的点点滴滴。韩静说,在越来越有质感,越来越有温度的城市里,她感受最深刻的是人性化这三个字。
韩静用她一天的生活来举例。上班开车前往高新区,走刚建好的北海路下穿隧道通畅又便捷。下班回家,小区里不仅多了停车位还有电瓶车充电桩,划算又安全。饭后下楼走几步就有小公园可以健身,天气好的话,她还会扫码骑个“小黄车”到七里漾,点一杯咖啡靠在窗前,在夜色中感受美妙的音乐喷泉。
这些年来,东台城建的脚步从未停止,而刚刚过去的一年,城市建设更像是安装了加速器,“一城四区”紧密融合,城市能级大幅跃升,“个十百千万”工程深刻重塑了城市的形态业态质态。市委市政府不仅站在宏观维度,总揽全局绘就城市发展蓝图,更深入微观层面,犹如绣花般精细化管理城市发展,做“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践行者,让老百姓拥有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退休职工老吴家就在七里漾边上,在他的手机里一直留有一张老照片:狭窄的巷道,陈旧的平房,何垛河边人来人往,两辆车正在“擦肩相会”——这是七里漾的旧貌。如今,眼前的一切早已翻天覆地,擦亮城市“金腰带”后,现在的七里漾是时尚的代名词,浑然一体的建筑群,造型独特的基因桥,清新亮眼的景观小品,融合成为高端时尚的休闲区,咖啡店、书吧、展厅坐落其中,喵鲜生市集、山水溶洞火锅、TD酒吧、DT梦时代剧本馆等品牌商家相继入驻,七里漾主题休闲片区成功入选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第二批试点名单,成为名副其实的打卡点、游憩地。
七里漾的精彩蝶变只是其中之一,放眼台城大地,串场河畔运动场馆、儿童游乐、休闲健身、市民广场等节点依次排布,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结发街里商超、餐饮、美发沙龙应有尽有;草市街、逅海内多种品牌餐饮、酒吧点亮景区夜生活;省“城市人文新地标”图书馆综合体为全民阅读打开新空间;吾悦、中南城、德润等高端商圈让年轻人有了更多可玩可逛的消费地,一个个出手即是精品城建项目,不断塑造出现代活力的都市,悄然改变着百姓的生活。
再向城市变迁的纵深看去,小到一个井盖、一块绿地,大到一条街道、一个社区,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在一个个温暖贴心的微更新中不断提升。天然气入户、既有小区加装电梯、增设停车位,让居民住得更舒心;10年以上道路翻修、打通断头路,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新建、翻修小游园,让老百姓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梳理城市毛细血管,打通神经末梢,我市高标准完成城市棚户改造10538户,再创历史之最。23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提升,100个胶囊公园全面建成,实现15分钟生活圈。溪北路、 东亭路等断头路相继打通,数十条背街后巷实现更新,北海路、海陵路等市区10年以上道路翻修及路牙更新迅速推进,城区交通堵点治理起到良好的效果,老百姓好评连连。
开新局,谋新篇,城建步履不停。在产业更高端、城市更美好、活力更澎湃、生态更优美、人民更幸福的奋斗目标下,我市将继续坚定不移走品质兴城之路,抢占流量时代制高点,建设高能级现代城市。
加速“一城四区”深度融合,新建金海路东延、红兰路西延等城市干道,建成跨通榆河、串场河等5座大桥,让城市公共空间更显人文关怀。主城区着力打造休闲片区、特色街区,繁荣发展夜间经济、潮流经济,形成新的消费商圈。持续加大城市有机更新,重点实施改造城市棚户、老旧小区、背街后巷,持续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市区断头路等。启动城市社区提升三年行动,新建一批邻里中心,配建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构建“5分钟便民服务圈”“15分钟城市生活圈”,全力构建更显活力、更具魅力、更加幸福的精致城市。
(记者 班雪凡/文 张莉琳/摄)